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瘾君子 为最后一杯酒干杯!

发表时间:

酗酒酗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在法国,每年有四万五千人为此沉醉不起,最后落到穷愁潦倒身无分文。然而,现在有一种解药,大约可以把酒徒从病态中解放出来。酒徒们自称:服用此药后,重新获得了自由。不过,戒酒专家对这一戒酒的灵丹妙药心存戒心。

广告

它的名字叫巴氯芬,并非专门的戒酒药,是一种肌松药和抗痉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脊髓源性、脑源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状及外伤等引起的肢体痉挛等症。现在用来治疗酒瘾,它等于被挪用了。可是服用过这种药的人都自认得到了拯救。他们中有的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的感觉”。有的说,“我从死缠我的念头中解放了出来”。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自感幸运,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让他们痛苦不堪的毛病。他们这些人说这些话的时候给你的感觉与其是病人,更像是使徒。

谁让他们去服用这种本来让肌肉放松的药去治疗酒瘾呢?原来是前酒徒、法国心脏病学家奥利维•阿梅桑。阿梅桑曾经嗜酒成性。然而,有一天他忽然奇迹般地戒掉了酒瘾。于是,大梦初醒的阿梅桑在2008年决定把自己用巴氯芬治愈酒瘾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曰『最后的一杯』。书出版后,阿梅桑就成了成千上万个酒徒心中的至圣。他们亦步亦趋,也开始服用这种药,大剂量地服用这一从1975年投入市场的药品。他们互相通气,奔走相告,组成了一个真正的良友社团,期待着最后一杯的到来。终于,他们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摆脱了这一无法自制地渴望饮酒的冲动。阿梅桑在『最后的一杯』中写道:这一疾病的症状,就是不可遏止不可缩减的饮酒的欲望。八年前,这位颇有威望的心理学家开始自己开方子,把酒瘾戒得一干二净,而且再也没有犯过。51岁的翻译米扬女士自认获得同样的结果,她激动地说,“我的生命属于阿梅桑”。她自称只用一个月就彻底克服了酒瘾,而且,更胜一筹的是,她现在照饮不误,当然是适量的。这种状态恰恰是所有离酒不能活的人的梦想。

不过,自由之路充满陷阱。同意给酗酒者开这种药的医生都是私下开方子。酗酒者互相之间偷偷交换这些医生的地址,而且还叮咛千万别公开出去。很简单,巴氯芬的说明书上没有戒酒的用途。因此医生无权把它开给患酒瘾的病人。54岁的西尔维亚16岁起就染上了酒瘾,为了得到巴氯芬,她只好跑到西班牙去找。法国卫生安全管理局认为,这种药的戒酒功效并没有经过实证。警告酗酒者不要使用这种药。服这种药产生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了获得期望的效果,服药的人使用的剂量很大。按处方要求,服用这种药每天最多不能超过100到120毫克,而且要在医疗人员的监督下使用。可酗酒的人服用的剂量常常是每天平均150毫克。有些用的更多。有位病人说,他开始时服用十毫克,最多时服用到210毫克,后来又减少到每天90毫克。

要求医生能够自由地为他们开处方,对希望摆脱酒瘾的人来说,这等于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场十字军东征。但是他们夺取了第一次胜利。法国将在今年底进行首次临床试验。300名志愿者将在专家主持下接受实验。第一批实验结果将在2013年出台。阿梅桑很着急。他说,.眼睁睁地看着每天都有120个人死于酗酒,2013年才出结果,太遥远了。在等待这一结果问世之前,医生和病人都在试探。巴黎圣克罗德医院戒酒专家科内表示,作为医生的立场很微妙,假如有人告我们一状,我们可没有任何保护伞庇护。她只在病人要求下才开处方。她说,反正他们也能在网上买到,与其这样,不如和他们开始对话才好。有些医生立场很明确,只要没有卫生部门的指令,就不会开这样的处方。况且,法国前一阵出了一件大事,一种名声很大的名义上是治疗糖尿病的药,后来被用来减肥,结果毫无疗效,成了一桩大丑闻。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医生并不想冒风险去开这种没有名堂的药。

通常来说,戒酒需要时间。因此戒酒专家对这种用极短时间就能消灭酒瘾的药很警惕。况且,病人经常使用这种药,副作用不小。主要的副作用是:嗜睡、嘴唇干燥、抽筋、有时还会产生感觉异常,抑郁等不良反应。不过,在病人们看来,与他们服用巴氯芬得到的好处相比,冒这点小风险值得。阿梅桑坚定地认为,巴氯芬没有毒性,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但精神病学家米歇尔•克拉帕莱则批评这是自我治疗酒瘾的人的一种“超级孤独”:“他们先是饮用被他们称之为奇迹的产品 酒,在一段时间里,他们感觉过得很好;好了,现在他们想到了另外一种灵丹妙药 巴氯芬,巴氯芬会把他们从不好的生存状态中拯救出来吗?我看这不过是用一种幻想去驱赶另一种幻想”。

难道巴氯芬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幻想?是一种超级精神疗法?或者真的是第一个能够征服这种古老酒瘾的灵丹妙药?病人们希望会是后者,如果是这样,巴氯芬将是他们的“最后的一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