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广角

法国重提经济爱国主义

发表时间:

如何重振法国工业?面对法国已经丢失AAA信评、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各派总统候选人在圣诞节前打出了竞力消费“法国产品”的竞选口号。

广告

以购买“法国制造”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表面上赢得了大多数法国人的相应。根据法国民调机构Ifop去年年底的调查,法国2/3的民众愿意在价钱不翻倍的前提下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

为争得更多的选民,法国总统萨克齐在圣诞节前来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器材制造总部“金鸡”(Rossignol 也有译“夜莺”)公司。

面对百名法国金鸡厂的工人,萨克齐总统说:“有些人提倡购买法国制造,我倒是觉得,在法国本土生产更重要。”萨克齐还说:“和一辆在国外制造的法国牌汽车比起来,我更希望大家购买一辆在法国本土生产的外国品牌的汽车。”法国总统解释说:“想在中国销售中国制造的汽车这是正常的。而我反对的是在法国销售在国外制造的汽车。”法国总统还补充说:“最重要的是,商品产自法国本土。”

法国极右势力总统候选人、“国民阵线”主席马丽∙勒 庞女士为保住法国的工业提出了更极端的主张。她主张立法消费法国产品。为在制造业等领域争取到更多的选民,马丽∙勒庞还夸海口道“立法迫使大家购买法国货可以在5年内开辟5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年代,总统候选人高举“爱国工业主义”的大旗。

法国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爱国工业议题上也不甘落后。圣诞前期,奥朗德选取了萨克齐总统2007年大肆宣扬“多劳多得”(travailler plus, gagner plus) 的场所向萨克齐发起了反攻。

“多劳多得”是当年萨克齐赢得了众多选民的响亮口号。而在他执政四年多的时间里,严重的失业问题使得大家对重振法国经济失去了信心。在萨克齐执政后期,支持他的人再也不敢喊出当年的竞选口号“多劳多得”;和萨克齐唱对台戏的人则经常翻出“多劳多得”的口号,从反面验证萨克奇执政的失败。

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于12月7日来到了法国总统萨克齐曾经参观过的工厂阿尔斯通集团。这个代表着法国龙头企业的电讯集团地处勃艮第(Bourgogne)科索大区 (Creusot),专门生产高速列车轮胎。

在和厂商和工会人士共进午餐时奥朗德说:“在法国失业率超过10%的前景下,还能向法国选民兜售多劳动、多受益的口号吗?! ”奥朗德说:“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法国人有工作。”针对萨克齐“多劳多得”口号,奥朗德提出了“多生产、多劳动”的口号(produire davantage ; travailler mieux) 。

在极右和左右两派都在争夺“法国制造”竞选战地的同时,法国绿党和极左派人士梅朗松打出了反对经济保护主义的旗号。

法国绿党总统候选人埃娃∙若利也在圣诞前夕(12月17日)宣读2012年总统竞选纲领时说:“法国的病因是失业率过高。只简单地宣扬消费法国产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恰恰相反,法国制造口号是在全国宣扬某种仇视外国情绪。” 埃娃∙若利提出了振兴法国经济的中心是发展绿色环保行业。她宣称,绿色工业五年中可以开辟1百万个工业岗位。

法国极左派-“极左阵线”总统候选人梅朗松在众人纷纷热卖“法国制造”的当口说:“重振法国工业不能从责怪法国消费者着手。” 梅朗松分析说:“从2011年5月底设立的法国原产地命名商品”( Origine France garantie)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极左阵线”总统候选人梅朗松认为:“仅靠人们的觉悟来重提法国工业化,这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不公平竞争,对那些污染环境、剥夺劳工权益的商品征收特别的关税。另外,他还希望在全欧洲范围立法,强迫一些制造业、制药公司把迁往亚洲廉价劳动市场生产的商品和药品搬回欧洲版图。

面对政界热火朝天“法国制造”的辩论,法国社会学家让∙维亚尔表示了不乐观的态度。他对法国西南部报刊《南方快讯》(La Dépêche du Midi) 表示说:“爱国工业主义在法国不是一个新话题。法国前共产党总书记乔治∙马歇在1981年总统竞选期间早已提出Produisons français”“大家一起提倡法国制造”口号。

让∙维亚尔表示:法国工业让位于便宜劳动市场,这使得法国工业30年中丢失了2百30万个就业岗位。每位总统候选人都喜欢抓住竞选的机会,向法国的冶金、纺织、汽车厂工人献媚。

法国社会学家让∙维亚尔说:“法国极右派-国民阵线的势力很多集中在失业人群高的工业区域。”他不赞成这种盲目的爱国工业的宣传。

他对媒体说:“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事务更加复杂化了。几十年前,宣扬法国制造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今,法国牌的汽车遍布东欧和亚洲;也有在法国本土制造的,例如日本丰田汽车2008年6月6日在法国北部瓦朗斯落户。” 法国社会学家让∙维亚尔说:“全球经济的融合使得人们很难分辨真正的原产地。”

当然他也不否认法国民众近几年来对“法国制造”独有情钟。2011年底,很多超市在商品广告上突出了法国“原产地”对消费者的诱惑力。但是,也许一位客户在购买了一台法国牌子的洗衣机(Vedette, ÆG, Brandt)之后,他不得不在其他开销上省吃俭用。所以,消费法国货、提倡法国制造,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宣传而以,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走进法国大型商业中心,人们可以体验到购买法国制造的困难。

走进大小牌子的服装店,我们发现成衣标签上注明的都是来自北非、亚洲、土耳其的成衣,除了高档的服装,法国制造的服装已经在大商场的服装店消失了。1998年进入法国市场的瑞典H &M 大众服装店,近年来不断和名流合作,不断推出模仿名牌的服饰。很多买不起名牌的顾客,在H &M衣服店也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裙子和毛衣。

西班牙最知名的服装品牌Zara在法国也是超过H &M的服装连锁巨头之一。而Zara服饰店的衬衣、外套、裙子都产自中国、印尼、土耳其或摩洛哥等国外。即便是产自西班牙的成衣在法国也有很好的竞争力。西班牙人工成本、企业老板要向国家缴纳的社会分摊金和税务要比法国低得多。

法国西南部曾经有过法国产品的服饰,名为“棉纺橱饰”(Aux Comptoir des Cotonnniers )。但自这个品牌被一家日本服饰店收并之后,该店的衣服全部拿到中国或罗马尼亚制造。

法国高档商店“老福爷”商场中有一个名为达莱尔(Gérard Darel) 服饰商品专柜。这个品牌在推出高档服饰的同时,还配有成套的手提包和皮带、帽子等配件。但是,又有多少法国的消费者买得起这个档次的商品呢?

近年来,到玩具店求购法国本土产的玩具的顾客也有,例如一些带有法国特色的房屋交易纸牌游戏Monopoly;也有顾客希望购买来自砍伐法国森林木料的木制玩具。但这些顾客毕竟是少数,他们很难改变大众消费趋势。

在家庭使用的电器上,虽然还有几个法国牌子(Vedette, Moulinex, Brandt) 勉强支撑在本土。但像白朗(Brandt) 这样的家用电器也早把加工厂搬迁到了像波兰这样的东欧国家。一个在本土生产的洗衣机价格在600欧元左右;同类型的产品在波兰生产,返销到法国仅为400欧元。面对这样的差价,仅凭工业爱国精神是很难说服更多的消费者的。

法国的优势仍然停留在航空、卫星、通信、交通等领域。名牌商品和美容品几乎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真正要振兴法国工业还是离不开创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