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社会

民间反对驻港部队占用维港海滨官司如箭在弦

据民间团体「创建香港」行政总裁司马文在其博客文章透露,特区政府最近与法律专家频频进行有关协商,显示政府已准备好下个月在城市规划委员会提出修改「中区(扩展部分)」 部分的分区计划,将中区填海区的部分海滨休憩用地,拨作解放军的军事用地,由于计划受到多个民间团体的反对,诉诸法律行动似乎已是如箭在弦。

2013年三月下旬,解放军在香港实弹演习,被指武赫港人
2013年三月下旬,解放军在香港实弹演习,被指武赫港人 网络照片/ image internet
广告

不过本身是香港公民党党员的司马文Paul Zimmerman在博客文章表示,政府如果从善如流,将计划本来规范的2970平方米军事用地,缩减至220平方米,不但可以避免官司的纠缠,政府和民间以至驻港部队,都可以各取所需,达到三赢局面。但司马文建议将军事用地面积大幅缩水,恐怕难以得到政府和解放军的接受。

政府今年初提出有关的计划,并声称是为了遵守国家规定同中英协议。但多个民间团体提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特区政府一路以来的说法都只是,特区政府要在中环填海后“预留150米的最后永久海傍,供1997年后兴建军事码头之用”,但没有说除了“海傍”,还要连岸上的土地都要让出来。而根据2002年核准的“中区(扩展部分)”分区计划大纲图,新海滨一带一律是“休憩用地”,包括解放军码头的位置。对公众来说,那就代表解放军舰只可停泊在设于“休憩用地”范围内的军事码头,但政府现在是喧宾夺主,将“休憩用地”变成“军事用地”,只有在没有军舰停泊时,军事用地才变成休憩用地,供市民使用。

司马文表示,如果一旦闹上法庭,政府胜算不高,因为根据目前的香港公安条例,以及香港海事条例和附属法例,对军方使用海域和土地,都有严格的限制。此外,将“休憩用地”小部分变成“军事用途”或其他用途,已有先例可援,香港地铁的废气排气孔口,建造在尖沙咀海滨走廊一带,但由于面积占地不大,对休憩用地的影响有限。

据另一位社运人士朱凯迪的估计,驻港部队专用的军事用地,面积约2750公顷,以1万驻军计算,即每一个解放军占用3万平方米,而且很多军事设施实用率极低,朱凯迪形容“有如鬼域”,浪费香港宝贵的用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