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热门话题

“万圣节”前话南瓜

发表时间:

从上个星期天凌晨进入冬时制以来,秋意渐失。每下一场雨后,人们就会觉得寒冷的天气在一天天逼近。中国古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迎来2013年立冬的前夕,大街小巷散发出浓厚的万圣节的气息。

广告

法国的中小学生都在放假。10月31日这一天,他们会把自己打扮成鬼使神差,挨家挨户去讨糖果。“万圣夜”与法国的万圣节(也俗称为鬼节、亡灵节)相隔一天,为了方便起见,人们就把10月31日称之为“万圣夜”。正值收获季节的南瓜也来凑热闹,成为装点“万圣节”不可缺少的道具。

法国的商业橱窗也在前一段推出了南瓜橱饰。巴黎景点上的咖啡吧、舞厅;塞纳河上的游艇更是利用“万圣夜”组织通宵“化装舞会”,很多万圣夜的主办单位给女性提供免费服务的项目。

追溯“万圣夜”和“万圣节”的历史,有的说它悠久了3000年;有的说它起源于公元前300年。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是不列颠“凯尔特人”传统的节日。凯尔特人坚信,在10月的最后一天,离开人间的亡灵会复活,在世间游走。为了驱邪避鬼,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给复活的人点上灯,让他们酒足饭饱地平安返回阴府。

流行于凯尔特人中的鬼节,随着爱尔兰人、英国人的迁移,传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建于1718年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朗,整个10月份都在欢度“亡灵节”。“亡灵节”的商业化在法国起步较晚,也仅不过有20年的历史。但公立校园仍会配合亡灵节,让孩子们提笔绘画,演出节目。

今年刚刚满70岁的摇滚歌手哈利戴与年轻的妻子蕾蒂希雅前往洛杉矶过“亡灵节”,这种八卦新闻成为这个星期大众版报刊和杂志的头条新闻。

其实到什么地方去过万圣夜倒是不重要,教师和家长们关心的是,利用一年一度的节假日,能给孩子们成长的路程留下好的内容。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

九岁的小学生贾登(Jaiden Newcomer)十月底在学校赢得了一个重为110公斤的大南瓜。在把它制成南瓜灯之前,贾登把重的提不起来的南瓜放在了自家门口。第二天醒来,他忽然发现自己赢得的南瓜不翼而飞了。懊悔的贾登自悔没有看好校园挣得的“战利品”。

贾登丢南瓜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四邻。好心的人们纷纷拿出自家的南瓜赠送给贾登以示安慰。贾登的奶奶琼斯(Josie)非常感动,她对邻居的爱心表达了家长的谢意。

正在贾登忙于雕刻邻居南瓜的时刻,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不翼而飞的大南瓜从天而降,又回到了家门口。待它仔细靠近心爱的南瓜,想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忽然发现返回自家的南瓜上有一封“忏悔信”。

不经允许拿了他南瓜的那个人在一张字条上写道:“我非常抱歉做了这么一件糟糕的事情。这个南瓜是你赢来的,它自应归你,你也当之无愧,我向你表示我的忏悔。”

贾登南瓜失而复得的故事本应到此结束。而有心的贾登却把大大小小的南瓜做成各式饼,赠送给了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孩子。

贾登丢失南瓜的经历不仅让人看到了一个良心发现小偷的忏悔;它更反映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立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肯去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