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高雄市气爆事件真相逐渐浮上台面

发表时间:

台湾高雄市一个多礼拜前发生如炸弹攻击般的丙烯气爆事件,死伤人数已经累积到30人死亡,310人受伤,都市建设更遭到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无法恢复,城市遭破坏的面貌不下于中东地区的战争。关于事件的调查,现在是否已有新的进展?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广告

7月31日晚上接近12点,第一次爆炸在高雄市凯旋三路和二圣一路口炸开之后,威力强大的丙烯气爆事件就在高雄市精华地区的16条道路陆续发生,波及范围达6公里,其中有4.4公里的市区柏油道路,被从地底下往上炸开来,然后往下塌陷,爆炸火焰冲上15层楼高,火球直径约15公尺,当时已到达现场的20多名警消义 消人员首当其冲,被紧急送医治疗。有消防车坠入炸毁塌陷的路面;有民众在爆炸中从三多一路路面被抛到四楼楼顶,也有汽车被炸飞到三楼楼顶,情况可以说惨不 忍睹。有关肇事原因,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调查,现在的确有了最新的进展,最令人震惊的是,二十多年前一项排水工程「马虎随便」的结果,埋下了如今发生大气爆 的原因,中国人做事情的态度,真的不能再「马虎随便」下去了。

●为什么说,二十多年前一项排水工程「马虎随便」的结果,埋下如今发生大气爆的原因呢?
气爆第二天就已经大致知道,这是李长荣化工公司一 条输送丙烯的管线,因为破漏,造成丙烯气体大量外泄所致,可是输送丙烯的管线为什么破漏,当天却不得而知。经过检察官亲自进入埋设在地底下的「排水工程水 泥箱涵」仔细勘察,才知道原来二十年前这座「水泥箱涵」的施工就是「乌鸦鸦」。
怎么说呢?原来李长荣化工输送丙烯的这条管线历史 较久,本来就埋在地下,1991年,高雄市政府打算兴建地下排水箱涵,改善市区排水,遇到既有的丙烯管线,箱涵不但没有更改路线避开,反而将错就错,就把 丙烯管线给包覆进去。也就是说,输送石化气体的管子,本来是必须单独埋设在地下,但高雄市政府为了省事,却让它「穿越过」后来兴建的水泥箱涵,而水泥箱涵 本来就是用来改善排水的,遇到台风豪雨,路旁排水沟的雨水就会流进埋在道路底下的大型水泥箱涵,所以箱涵里面不但是潮湿的环境,甚至因为这是个宽3公尺, 高2.4公尺的大型箱涵,经常有大水冲刷,这段石化气体管线等于长年泡在水或泥当中,经年累月,可能因此锈蚀,也可能被大水冲断,导致气体外泄,然后低燃 点的丙烯气体沿着地下箱涵,一路蔓延到市区十六条道路底下,逐一发生气爆,说起来,简直就跟灾难电影没两样。

●据说,高雄市政府副市长和另外三位一级主管,包括工务局长、水利局长、捷运局长等四人,已经为这件离谱的气爆案件主动请辞负责,请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前我们在节目中经常提到台湾蓝绿阵营之间的政治 恶斗,这次也一样,高雄市政府一开始就把推责任给中央经济部,认为石化工厂是经济部主管,绿营的民代也有人批评,箱涵是1976年所建,当时是国民党在高 雄执政时兴建的,双方不停打口水战,失去理性的探讨,没想到,这两天真相出炉,这段离谱的排水箱涵,竟然是高雄市政府在1991年发包,92年完工启用 的。当时发包的工务局设计科科长吴宏谋就是如今的高雄市副市长,他认为自己应该为这项工程负责,因此主动向高雄市长陈菊请辞。
而这四位高雄市政府一级主管不辞职也交代不过去 了,因为,这里面的弊端还不只是违法把石化管线包覆在排水箱涵中,调查已经发现,爆炸掀开的柏油路面底下竟有两座水泥箱涵,比设计图多了一座,闹双胞,另 外那座完全没有排水功能,也没有和其它地方的箱涵连接,是一座没有功能的「假箱涵」。
台湾检调单位分析,这段假箱涵可能是当初承包商为 了通过验收兴建的,实际的排水箱涵因为把石化管线给包进去了,验收不可能通过,所以就造了一段假的,以便通过验收,如果检调单位的怀疑成真,高雄市政府工 务局就还牵涉到验收不实的问题,说不定还有人拿了好处,这一切都因为丙烯气爆案件而掀了开来,也有待检调单位进一部步抽丝剥茧,查明真相。
但痛定思痛,地底箱涵遇到既有的石化管线,该绕道就要绕道,该变更设计就得变更设计,虽然二十年前,一批包商和行政官员自以为地底下的事,神不知鬼不觉,但却做梦也没想到,便宜行事的结果,会在多年后被用这种方式掀开来。
还有,这类低燃点的输气管,本来都需要定期检查维 护,但这次事件后才发现,高雄市政府二十来都不曾对这段丙烯输送管线实施检查,以至于漏气之后浑然不知严重性,也未全面疏散,导致第一线的警消人员被炸身 亡,两位高雄市的公务人员到现在还找不到遗体,这次惨痛的经验,必须吸收成为教训,否则就太不值得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