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像熊一样冬眠或可往返火星

发表时间:

人如果能够像熊一样冬眠,尤其像黑熊那样,那么,人类探索火星的使命就容易完成得多。在漫长的旅行当中,节省消耗,保存旺盛的精力。把力气使在关键的时刻。最好的宇宙探险家似乎就是黑熊。

广告

这正是最近,美国科学家对阿拉斯加一组冬眠的黑熊研究后引发的启示。为了研究黑熊冬眠的情形,科学家们使用的手段犹如我们通常所看到的电视实景剧一般。来自极地生物研究所的一批美国科学家为了弄清五只阿拉斯加大黑熊五个月冬眠期的生活情况,预先在黑熊生活的洞穴里安装了红外线摄像机,无线电发射器,以及其他可以侦测呼吸等其他生命活动迹象的工具。科学家们还在熊身上也安装了各种感应灵敏的扑捉器。科研人员终于得以获得有关黑熊冬眠时器官功能的信息。

科学家发现,黑熊冬眠时心跳速度缓慢:最高的记录是每六点五秒才跳动一次。在夏季,黑熊通常每分钟心跳五十五次,冬眠时减少到每分钟十四次甚至九次。不过,它们的体温在冬眠阶段降低的并不多,但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活动却大大减少,减至百分之七十五。这使得机体的需求大为减少。

当春天来临,黑熊重新苏醒,它们的身体功能比夏天时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走出洞穴的黑熊,必须在三周之内重新找到五个月前身体的功能和节奏。如果这一发现能够在人体上落实,那么,就有可能在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就有可能使未来的宇宙旅行变得容易起来。

阿拉斯加发现一万多年前的茅屋

另外一个发现也在阿拉斯加这一地区,不过性质完全不一样。一群考古学家最近在冰封雪冻,似乎亘古未化的阿拉斯加中心的雪地里发现一座一万一千五百年前人类的住处。简单地说,就是一座原始的茅屋。考古学家在这一地方发现一处深沟,沟里掩藏着一个大约三岁小孩的可能是火葬后的残骸。但考古人员并未在埋葬小孩的地方找到与下葬有关的物器,也没有在残骸身上找到伤口。这一地点目前尚未彻底挖掘,考古人员还不能确定它到底有多大。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阿拉斯加找到这么久远年代的茅屋还是第一次。在挖掘现场找到的石器透露出最早的来自西伯利亚的美洲人生活条件的信息。阿拉斯加当时是连接亚洲与美洲的十字路口。在大约一万三千年前,西伯利亚人可以徒步穿越连接亚洲与美洲两大陆的白令海峡。在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时,海洋的水位比现在要低得多,那时,冰川仍然覆盖着大部分加拿大地区。

茅屋的发现者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公布了他们的发现。他们在文中写道:这里应该曾经住着一小群人,里面有女人和孩子。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这是一座供夏天时居住的茅屋,居民们在这个季节依靠鱼和鸟填肚子。在举行火葬后,茅屋所在地被填满了土,被抛弃。科学家们还认为,当地找到的石器和茅屋的样子更接近西伯利亚先民的居住地。这些石头形状都比较尖,很小,凿有石刃,然后把它们嵌入木棒或者骨头做成的长柄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