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智商过人的忧郁

发表时间:

有天分并不能保证能安然渡过难关也不能排除产生被排斥的感觉。这些人理论上说只占总人口的2%,但现在谈论他们的话题却铺天盖地。甚至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也使自己成了这方面的医疗专家。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呢?哦,他们是一群智商超人的成年人。

广告

米勒特是他们最狂热的保护者之一,她是一位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博士,写过一本很出名的书:『聪明人导引』。来找她的病人有75%就是这些智商超人的人。同这类人打了25年交道之后,米勒特只要同病人一接触就能察觉这是不是一个天分超人的人。“他们一进诊所,仅仅一秒钟,就对诊所整体上一目了然,桌上乱摆的东西,纸笔等等,他们一清二楚。并且立即推导出他们进来的时候我正坐着写东西”。

这种对空间时间一目了然的智力似乎是大多数智商超人者共同的特征,当然他们还有很多其它的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家们仅限于通过一些严格的问答题来评估、来比较人们的智力。测量孩童的有WISC,测试成人的有WAIS。在心里测试方面,这些测试手段如今仍被作为参照,通过这些测试,可获得所谓的有效的“智商”。从而确定这个人是否有不同寻常的天分。

根据这些测试,这类人的智商都超过了130,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则是100。其实,一旦在专家面前做了这些必要的测试,最好从更深的层面、从各个层面去了解一个有超级天赋的人。很多情况显示,这些聪明过人的人往往感情生活并不如意,难以与人相处。

这些成年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孩童期早熟。在一家跨国集团负责革新的Veronique证实,“我9岁的时候,人家就觉得我的年龄有13岁,我也已经是一个女人的心理状态,我当时能够同成年人一起讨论文学和政治。我跳过一级。但是,我的内心深处自觉是一个真正的小女孩。我总有一种永远也没有超越这种心理感觉的心理差距”。

反应超快,不同常人,这是人们对青年乔布斯的描述。这位苹果电脑的创始者,在Isaacson为他写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被学校开除过两到三次,对学校生活感到烦恼,老师建议他跳两级,因为他具备足够的能力。这位未来的天才很早就明白他有着强烈的和非典型的人格。是不是这些超群的特殊才能让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不少专家认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超级才能,是能够真正利用这一才能的第一步。

智商超人的人虽然不同于常人,但并非比其他人更聪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质量不同。『过分聪明难以幸福』一书的作者Siand-Facchin 2003年开办了法国第一家针对学业紊乱学生的诊断和治疗中心:Cogito’S 。这位心理学家不停地抨击众人对智商超人的人的那种集体想象。 “人们忘记了,理解、分析、记忆迅速不是生来就有的学问;人们不知道的是,明晰地悟解或感觉这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细部,感知人与之间微妙的关系恰恰是产生持续性反应性情绪和模糊不清的焦虑的泉源。”

一个焦虑或者超级敏感的人也许并不足以被定义为一个智商超人的人,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也属于这样的人,最好是熟悉和了解这些人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他们对状况和处境有一种全景的、直觉的把握;他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他们常常等到只剩下最后几分钟才赶紧赶完手中的活;他们往往需要凝视许久才能行动。不过,在想法和点子上,他们总是领先于众人。然而,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为同事们所理解。

他们的弱处:完美主义,一定程度的僵硬的心理状态常常衍生出其它问题:自信不足和情感不成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