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没有化学人类能否生活

发表时间:

现在关于化学产品的危害性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对化学也越来越警惕。人类到底能不能摆脱化学而生活呢,法兰西学院院士Ferey为大家构想了一幅人类在没有任何化学品的情况下生活的蓝图。

广告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化学。化学这门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尽管化学家也很明白,化学产生的副作用有时为这门学科涂上了黯淡的色彩。

一些人拼命攻击化学引发的毛病。其实,很久以来,化学就已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攻击者不小心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Ferey指出,几年前,法国另一位化学学家Latte就为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灾难景象:

试想全球的化学家再也不能承受批评,尽管他们十分遗憾,最后决定按照他们攻击者的意见去做,满足绿色人士的要求,永远放弃自己所从事的化学专业。这样,一个没有化学的元年开始了。

然而人们的兴奋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因为没有化学家提炼石油,汽油,重油,煤油很快就用完了。飞机被迫停在机场,汽车固定在地上,人们纷纷骑上了自行车。但是,路面再也不能铺柏油,于是,不能再生产的橡胶车轮很快就被磨坏了。结果,人们要去远处,只能骑马或者步行。交通不便,社会渐渐封闭起来。国际交流只残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冬天来了,重新点燃废弃不用的煤炉子。这样就增加了污染和对森林有害的酸雨,结果,在取暖和酸雨袭击的双重夹攻下,森林渐渐消失了。这时你也许会想到,让我们去使用再生能源发电,但是,这是徒然的。没有出自化学的硅和风能发电机的叶片,不可能开发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祸不单行。人群的健康渐渐变坏,由于化学家罢工,制药厂停产。再也没有新药上市。阿司匹林成了梦中物。再别说如何治疗癌症了。没有麻醉剂,外科整个消失了。人的寿命急剧下降。

在一个没有化学的世界,固定电话或者手机,电脑,收音机,电视,照相机,这些大部分零件都是由合成化学组成的机器,一个一个被送进博物馆或者储藏室。化学品的反对者甚至想要在网上发表他们的请愿书也不可能了。唉,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

不过,化学家可不是贩卖恐惧的专家。与其展现末世风光,他们宁肯寻找减少,或者尽量去废除与他们的职业有千丝万缕关联的风险。

在美国兴起的“绿色化学”就是最好的例子。二十多年来,在媒体并没有多加注意的情况下,科学家与工业家研究出没有毒性的溶剂和一些化学品,成本既不太高,而且维护了环境。

在能源领域,化学家开发出新的效能很高的电池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未来可以在生物身上开发出氢物质的前景将大大推动可燃电池的发展。热电物质将会把热转化成电。新一代的光电池收益会更高。

化学家还将不断地对物质进行技术革新。新的混凝土,新的合金为未来的全景式建筑增添新的光彩,同样会给飞机,汽车,火箭增加了抗力,又增强了可靠性,而且成本不会很贵。

还有不少化学家投入到拯救气候和环境的工作中,他们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减少排放出的工业废气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同样要把这些气体在完全消失在大气层之前储存起来,新的分子存储器及捕获这些气体的容量可以增大到四百倍。

当然,做到零风险是不可能的。前提是受到的益处应该远远超过风险。同一些鼓吹非增长的环保人士主张恰恰相反,化学家主张生态学应该面向未来,既是创新的,同时又能为幸福生活和社会繁荣提供保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