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过去离你近还是未来离你近

发表时间:

时过境迁,这句看起来普通极了的谚语,掩藏着一个珍贵的信号,这就是我们感悟时间的方式。所有的事件和非事件都在这一感悟中留下烙印。如同另外一个暗示性的谚语一样:光阴如梭。我们赋予了时间一个运动,一个方向。我们把它空间化。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空间来测量时间,不管是用日晷移动的阴影,还是用钟表的指针,或者用更现代的方式,比如当你用电脑下载文件时,出现在荧屏上的虚拟的蓝杠是也。空间的定义也同时间联在一起,既然1米的定义是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的持续时间内在真空中传播行经的长度”。

广告

时间与空间纠缠不清,深深地嵌入我们的大脑,与我们的肉体融会。英国2010年发表的一份研究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让一些人重新进入到过去,他们的身子就不自觉地向后倾斜;而那些想象未来的人身子则习惯性往前倾。在今年3月8日『心里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中,一个想把时间与空间类比关系追究到底的美国研究小组想证实,人类最微妙的评估距离的方式是否也能评估时间。我们知道,在距离同等的情况下,我们走向目标物的距离感觉上似乎比我们远离目标物要近。因为在任何时候,朝前走的人随时把过去丢在了身后头,那么,未来似乎比过去感觉上要近。

为了确定这一感觉。这个美国心里学研究小组试制了一组测量电池。他们首先要求几个小组评估未来一个月的长度与一年的长度。另外几个小组则应该把时间回溯到过去一个月或者一年。这一评估借助于渐进程序,从1到10来表示。1表示刚刚过去了很少时间,或者很少时间就会来到。10则相反,时间过去了很长,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来临。结果假设得到了证实:在同样的时间长度下,过去似乎明显比未来要遥远的多。测试展示,两个小组之间的平均差距是一个梯级。研究人员接下来想在一个具体的事件的基础上来证实第一批实验得到的结果。在情人节来临一周前,他们要一群网民谈谈他们打算在情人节做什么,然后要说明这一天在多大程度上显得离他们近或者离他们远。情人节过后,他们又抽选了另外一组网民来做同样的实验。新的实验同样显示,在被询问的网民中,未来明显显得比过去要近。

本来就可以打住,作出总结就可以了。从这一不对称的时间感觉出发,证明我们对时间的描述被我们对空间的描述所模拟。因为它们模仿了同一角度。研究人员进一步弄清楚 “重新回到过去,这一现象应该颠倒过来” 的设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测试方法。测验时,自愿者每个人戴着一顶虚拟的头盔。他们被带到一个两旁长满树、布满路灯和房屋的大道上。在路的尽头有一个流水的清泉。越是接近清泉的时候,水声越来越响。一半参加实验的人向清泉走去,另外一半则面对清泉,向相反的方向退去。对退步的人群来说,他们视野中清泉越来越小,声音越来越小。结果,对超前走的这个小组来讲,时间的不对称性重新找到了,未来似乎比过去要接近。对朝后退的那个小组而言,相反,不对称性完全消失了。过去甚至显得比未来稍稍要近,尽管并不十分明显。

据研究人员说,这一实验证实了,在我们大脑中,对时间的差别的感悟与对空间差别的感悟是同一方案。这些心理学家通过这一增加的有趣实验,为的是淘汰其他可能的通道。比如,不对称也可以是由一个真正存在的、嵌入记忆的突然来临的过去,以及一个我们必须通过想象来投入的未来而引起的。他们又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时,要求参与者想象他们一个月前参加了一个实验,要求另外的参与者想象他们是在一个月之后参与了同样的实验。这样做是为了让两个时间界限都是想象的。结果,不对称性仍然存在。

这一现象可能这样解释:在过去和现实中间填满了记忆,而在现实和未来之间基本是空洞的。科学家要求自愿实验者提出一幅具体的他们将要在未来三周做什么的名单。在填这份表的时候,未来是不是在膨胀?把志愿者与未来隔开的时间减少了。好像让你提前想象一个充满趣味的未来的日程表。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想象充斥大脑,你反而没有多少空闲,结果把时间收缩了。不过,需要确定的是,那些记事本填得满满,有许多事要做的人,是不是比其他人老得也快。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