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谈谈建筑和绘画中的巴洛克风格

发表时间:

巴洛克指的是一种艺术风格,自十八世纪以来,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们特别重视风格的研究。所谓“风格”意味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它本身有着的内在谐和一致。

广告

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一直是美术史家们有争论的问题。“巴洛克”一词的 原义,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大约是十八世纪古典主义者奉赠给自己不太赞同的前辈艺术的一个称号。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 纪初。19世纪瑞士历史学家布尔克哈特在著作中正式使用了它,带有批判意味。

巴罗克风格是介于风格主义(Mannerism)与洛可可风格(Rococo)之间的一种风格,开始是为了对罗马天主教堂进行改造的需要而派生出来的。新教徒对基督教的批评集中在宗教的仪式和教义上,特别对教会出售赎罪券和罗马教廷的腐败政治不满。在教义方面,教会坚持解释圣经的特权。与文艺复兴强调人道主义相比,新的思想更直接指向精神价值,它比人本身获得权利更显得重要。

巴罗克艺术的开始首先是以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罗马教廷于1545至1563年期间在北意大利的天特城召开的大公会议,这次会议乃罗马教廷的内部觉醒运动之一,用以抗衡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在大公会议上,教会制定了使用艺术家及其保护人的规则、教堂的艺术品必须表达圣经中的真理;在其它规定中,对裸体的艺术处理要严格遵循指定的礼仪。

在一段时间的循规蹈矩之后,一种新的宗教情绪产生了,它的特点是情绪化的、热情奔放的。在风格上,它表现为强调戏剧化的效果、光明与黑暗的强烈对比、动感和运用有力的斜行线和曲线。

17世纪上半叶在艺术方面,意大利无可争议处于领导地位,巴罗克运动起源于罗马,它在教会头面人物的庇护下,特别在1623-1644年期间,作为主宰者,乌尔班八世的品味起表率作用,到1644-1655年的英诺森十世(1574-1655)统治时期巴罗克风格仍然流行。

虽然巴罗克发端于罗马,但是不要忘记,意大利当时是一个各个独立城邦组成的国家,世俗和教会的统治是相互对抗而分裂的,所以各地区的风格变化很大。例如,意大利南部表现为受到西班牙强烈的影响,在装饰上是非常繁复,这与意大利北部的巴罗克形成明显的对比。

尽管意大利当时的经济萧条,外敌入侵,但还是有大量的建筑活动。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当时在各个中心城市充斥着贫困,但同时也有许多家族十分富有。事实上,在17世纪增加了许多新兴的富裕家族,与教皇有着密切关系的家族极为富有,他们拥有宏大的府邸和别墅,而从事贸易和银行业的家族更是财源滚滚。

这些上层的富裕家族以自己的宫殿建造得如同教堂一样为荣,互相攀比斗富。建造乡村的别墅也像城市里的宫殿一样,要求许多艺术家来提供服务。他们往往精通建筑、雕刻和绘画。在室内的各个结构成份中,巴罗克主张均衡和统一。

为了达到整个建筑的协调统一,采用了不止一种的艺术形式,有相当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这样,建筑、雕刻和绘画并不是只强调自己独特的性质,而是相互融会,例如建筑采取最容易与雕刻融合的特征,或者建筑与雕刻采用了绘画中最有特质的东西。

在这些众多的艺术家中,贝尔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是最杰出的一位,设计的教堂充分表现了巴罗克的格调,在室内装饰中,他把整个建筑、雕刻、绘画结合在一起,协调而均衡。他的艺术特点是利用明暗的强烈对比,充满了戏剧化的动感,尺度巨大,并且用料豪华。但是在世俗和教会的两类建筑作品中存在着差别,基本风格则是相 同的。

博罗米尼(1599-1667)则是另一位伟大的巴罗克风格建筑师,他所设计的圣卡罗教堂(S. Carlo)突破了传统,对17世纪欧洲的建筑有所革新。在这个教堂的顶部上,用十字形、六角形和菱形的图案布满椭圆形穹顶的3个维度,穹顶的形式不再是平的或拱顶;而由于穹顶下凹的装饰嵌板朝着天窗方向尺寸在逐渐缩 小,因而造成了动感和幻觉的效果。

巴罗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盛行是在1620年间,由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序幕。

巴罗克绘画的代表人物鲁本斯是佛兰德斯大画家,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 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的创作以对生活的富于诗意的表现来歌颂生活,首先是歌颂作为宇宙最完美的造物的人类。他在二十年代所画肖像,绝大部分是盛装的、外表上十分华贵的贵族肖像,还有少量的比较朴素的便装肖像。他画的肖像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由于绘画技巧的完美,同时还由于他在肖像 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鲁本斯在三十年代,也即是他的生命最后十年,尤其喜欢画肖像、风景与神话画。 这些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加朴素,更能予人亲切之感,这些作品以其画法的潇洒与极度精确及洋溢着内在热情的感染力而引人入胜。

巴罗克绘画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西班牙大画家,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师。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当时的民族文艺极大繁荣。他也受到人文主义的教育。以画肖像著称,曾两次去意大利,考察并精心研究威尼斯画家的作品,他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心,不借助于想象。他只画他能看到的东西,在画布上只画下真实可信的形象,因此他所画的宗教画往往不成功,而由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卓越的写实的绘画技巧,所以他的艺术能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成就。这世纪由于人文主义的兴起,人从宗教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受到重视,所以肖像画得以盛行。但最初的肖像画大都是盛装的,并配上虚构的背景,人物做呆板,甚至手中拿的东西也有一套公式。由于他那超群的艺术才华与写实技巧,所以他画的人像却是十分生动,很有性格的。如:<<教皇英诺森十世>>和 <<玛格丽塔公主>>。他却并未忘怀于那些不幸和贫苦的人,画几幅表现一个善良而富有自尊心的不幸者,明确地表明了艺术家的爱憎。 可以说在艺术史上开辟了独到的审美领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