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各有压力 中美13轮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

发表时间:

中美就解决贸易争端的第13轮谈判落幕,如此前普遍分析预期,双方达成了一个第一阶段部分贸易协议,10月15日启动美国新增关税措施被暂时搁置。在这一结果公布前夕,就此次谈判的背景、双方意愿及贸易战对一些国家的具体影响,我们电话采访台湾文化大学政治系陈一新教授做一分析。

图为中美贸易战聚焦美国大豆图片
图为中美贸易战聚焦美国大豆图片 网络照片
广告

陈一新:国际背景来看,双方都觉得要面对全球各个股市汇市的压力,因为都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大家摆出来的成绩都不是很好看,所以都希望有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大概全面的协议可能性不大,早先南华早报就报道,双方可能谈判破裂,刘鹤率领的代表团可能提前走人,看起来也不太可能, 两者之间就可能是一个暂时性的或部分的协议倒是有可能达成,而且中方现在已经释出善意,除了购买美国农业州的大豆猪肉之外,而且还承诺,要在明年开始开放大陆所有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期货市场、基金,但是大陆也留了一手,就是不准备一次同时开放,而是逐步地、针对各个股市、基金和期货市场逐步开放,而且订下了时间表,就是怕如果美国反悔的话,不至于全面让步,让过了头刘鹤可能又会受到检讨。所以这次谈判初步放出来的信息就是,逐步开放股市、基金和期货市场的时间表,时间表列出来当然就会让美国觉得虽然没有让大陆做全面经济改革,但至少大陆也已经表示善意,表示愿意去逐步地改革或者部分地改革,这应该是美国可以接受的,所以美国在六号到八号之间中层官员的谈判时就表示说有进展,所以说很可能会在11号见刘鹤的时候宣布双方的一个局部协议成果。

是的,特朗普昨天说谈判非常顺利,这让亚洲股市强劲上扬

陈一新:本来股市提振无力,因为前一阵特朗普说一定要中国达成很多全面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有做出一些国安方面的经贸上的让步,大陆本来都严词拒绝,但现在看起来大陆是松口了,因为毕竟美国比较强嘛,大陆松口也很正常。

您从对双方谈判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北京和华盛顿哪一方更希望达成协议?

陈一新:我觉得都各有压力,以美国来讲,特朗普面对的是 “通俄门”虽然暂时过关,但现在又冒出来“电话门”。 不过共和党劳神在在,因为只要参议院在手上,没有人倒戈的话,川普应该不至于被弹劾,最多只是扰乱他的心情,或者扰乱共和党选举的脚步而已。

在大陆方面,其实也有点点忐忑不安,因为香港问题一直拖到现在没有解决,本来扬言说十月一号前要解决,现在一直拖,拖得话也是担心万一下手太重,可能美国会认为不够人道会对大陆采取制裁行动,所以习近平对这件事一直有保留,这样看大陆也不敢轻易对香港下手,双方都各有顾忌。美国因为“电话门”的原因,也是有点忐忑不安,担心“电话门”事件被大陆所利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出事,他的谈判国对手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双方都各有把柄在对方手上,所以这次大家都需要达成一个暂时性的协议。因为全面协议是不太可能短期内能够达成的,因为美国的叫价太高,让中国让出所有国安议题的限制,另外还要求大陆全面经济改革,这是大陆做不到的,但是局部协议双方能够各取所需,比如说美国要买大陆的礼品,感恩节圣诞节要到了,大陆的礼品就可以大量进入美国;而大陆也需要美国的大豆和猪肉,来解决猪肉欠缺供应不足的问题。双方各有弱点,也各有强项,大陆有人力可以耗下去,美国马上节日到了,一般人买不到廉价的礼品这两个节可能会不好过,所以说各有各的打算,也各有各的压力。

在我们做此次采访时,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出,大家都非常关注特朗普的会面,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周四曾表示,认为对中国的加关税起到了作用,并批评双方本来可以在一年前就达成协议,不需在关税上你来我往,您对此怎么认为?

陈一新:罗斯在大陆眼中还算好的,不是像白宫贸易主任纳瓦罗、白宫经济顾问及贸易代表赖特希泽比较强硬。罗斯和姆努钦算是比较温和的谈判对手,但是现在来看,刘鹤虽然没哟带着习近平特使的身份来美国,但是他说他带着中国大陆充满的善意来美国,所以要看双方让步的够不够,中国大陆在谈判还没有正式起步前,就已经宣布开放大陆贸易、所有的资本市场给美国厂商进入,当然有时间表的限制作为一个缓冲,以免美国说反悔就反悔。这种情况下看,成功的面应该有七八成以上,除非是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完全不可能,美国继续要价,要求中国大陆经济做更大的改革,或者要求中国大陆的一些保险公司不接受国际检查等等,要求中国大陆做强烈的让步,这种情况下才可能破局,否则的话,一般来讲,因为双方都需要有这样一个暂时性或者局部性的协议,我认为这个协议是可以达成的。

不过到明年就是美国的初选年,特朗普这个总统也一定随时想要翻案,来增加他的竞选资本,因为他的对手民主党人也都不是弱手,都对中国大陆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所以特朗普可能会根据选举的需要又在明年初强烈要求中国大陆让步,否则又要升高关税,这在特朗普来说,他觉得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我的谈判策略,他几次都强调这样,就是突然对对手施以重手,迫使对手让步。当然这种方法是很厉害的,中国大陆也是特别留了一手,就是刚才所讲的,列出时间表,不是一次让光。

中美贸易战持续已有15个月,影响波及全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任总裁本周又再次就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发出警告,而外界在普遍敦促尽早结束两大经济体的贸易争端的同时,也有报道对亚洲等一些国家在贸易战受益,由越南、印度、台湾,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您能否就台湾受贸易战的影响谈谈?

陈一新:也是多少有一些影响,越南是最大的受惠者这没有疑问,因为很多在中国大陆经营的美国公司都把很多工厂搬到越南,或者是吧越南作为产地出口的新的来源,再转地出口,所以越南获利最多。台湾现在号称有些台商回来,他们提议投资商数额不小,有好几千亿美元,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投资下来,或者说定案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很难超过十分之一,因为土地的取得在台湾仍然是大问题,由于在桃园、新竹以北的土地取得更是困难。在南部,台南、高雄比较容易,但仍然价钱不低,何况还有工人工资的问题,在台湾也是超过大陆不少。所以台商在精打细算之后,虽然他们提出来的回来投资的总额有好几千亿,但我觉得能够有十分之一、一千亿就相当不错。像联电、台积电现在都受到美国调查,认为他们有违反美国进出口贸易的法规,所以这方面来讲,也有损失。联电其实损失了不少,台积电现在正在接受调查,希望能够豁免,但是特朗普政府会不会对他们特别豁免,也在台美之间进行谈判。台商到底能够回流多少?我看是有问题的。

在东南亚国家倒是比较直接受惠,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台商有一些转到东南亚的,但东南亚的法规台商有些不够熟,尤其是到南亚的投资,更会在法规上吃大亏,印度等国法规都非常精明,印度又是善于谈判的一个民族,所以台商到那里不像到中国大陆有很多方面之处可以走,而在东南亚或南亚,首先就要面临语言和法规的问题。

在大陆台商也有问题,大陆现在正在积极推动绿能产业,很难说台湾的产业是否能够经得起大陆绿能产业的高要求、高水准的评鉴。当然台湾的绿能产业也开始兴起,环保的经验也开始增加,很多台商会觉得他们有点不太适应,东南亚也慢慢开始增加环保的意识,台湾也是,大陆更是,这对于台商来讲,到底他们未来的方向如何?他们很想投入“一带一路”或者是所谓的“大湾区”,能够有一席之地,这还要经过两岸的谈判,但两岸现在气氛不佳,所以要想让台商能够达振是蛮困难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