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醒亚洲和欧洲经济体为不要过早解禁免得疫情复发

发表时间: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亚洲和欧洲国家,正在逐步重启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鏞和欧洲部主任 Thomsen 提出,亚洲和欧洲经济体应谨慎,抵制过早过快放开的冲动,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李昌鏞和 Thomsen发表文章说,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的GDP下降了36.6%;韩国的产出下降了5.5%(均为经过季节调整的年化比率)。

在欧洲,GDP的下降幅度达到空前水平,其中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降幅分别为21.3%、19.2%和17.5%(也是经过季节调整的年化率)。第二季度情况势必更糟糕。

在没有疫苗或有效疗法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将面临艰难的选择, 在恢复经济活动的好处与感染率再次上升的潜在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在一定程度上,  任何方向的失误都将带来沉重代价。

在中国,报道的新增感染病例稳定在极低水平。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重启过程没有出现第二波感染,但随着经济活动进一步正常化,可能出现变化。

韩国也在全球疫情中较早遭到病毒袭击,并迅速而妥善地采取了防控措施。 韩国从未广泛限制国内人员流动和商业活动。 新加坡也在早期成功控制了病毒传染,其采取了类似于韩国的策略。但在4月初,针对新一轮疫情,新加坡收紧了防控措施,

一些欧洲国家已宣布逐步重启经济的计划,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这一进程。各国计划取消限制的时间、次序和步伐各不相同。

例如,丹麦和挪威已开始重新开放低年级学校和服务业,而西班牙放开了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限制,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放松了对一些小企业(包括零售业)的限制。德国已经取消了对零售商店的限制,并在逐步重新开放学校,但这种放宽限制伴有中断机制,必要时可以再次收紧。意大利重新开放了制造业和建筑业(有严格的安全规定)以及部分小型商店。从5月11日起,法国在区别对待不同地区的基础上,允许小学、商店和工业重新开放。

瑞典采取了独特的方式,决定不全面封锁经济活动。  这种策略是否更有效,目前判断还为时过早。

所有国家都设想利用卫生措施和保持社交距离措施来缓解新一轮传染的风险,但这些措施的类型和强度各不相同。

李昌鏞和 Thomsen说,尽管重启策略不同,但相比中国,欧洲看来是在疫情周期的更早阶段重启经济。此外,欧洲在大规模检测、接触者追踪和病例隔离方面的能力可能落后于亚洲的最佳范例,部分原因是欧洲具有严格的隐私规定。例如,欧盟委员会建议使用追踪应用程序,但只是自愿使用。因此,欧洲看来比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面临更大风险,尽管没有哪个国家能有信心地宣布战胜了病毒。

在欧洲和亚洲,“封锁”和其他限制措施给人们造成了显著的经济和心理影响,取消这些措施、重启经济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过早放开,尚不具备迅速发现和控制新感染病例的广泛措施,那么,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已经取得的成果可能付之东流,可能出现新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在走出这一前所未有的“封锁”过程中,亚洲和欧洲经济体应谨慎行事,抵制过早过快放开的冲动,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