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6亿中国人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中国支持小微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呼声强烈

发表时间:

6亿中国人每月收入仅1000元人民币。在中国还有大量贫困人口, 经济处于困难境地,面临大规模失业问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小微经济是国民经济生力军,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细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高培勇认为,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要立足于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来探讨制度安排和稳定的制度支持。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中国经济日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6月13日举办的“第二届小微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小微经济,意义非常的重大。论坛由中国邮储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

数据显示,小微经济经过多年发展贡献了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每年新增市场主体的90%以上都是小微企业。

靳诺表示,小微经济是国民经济生力军,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细胞,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量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承担了云南兰坪的专项脱贫攻坚任务。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小微企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收入和减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靳诺说, 人民大学是一个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我们高端智库的影响名声在外,同时在应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也是值得自豪的。所以,服务小微经济发展、服务改革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小微企业关乎巨大的就业群体,要抓紧落实落细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高培勇认为,“我们在关注一般性的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一定要把注意力重点放在那些带有普遍性的企业待遇是否同时适用于小微企业。”

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往往会促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使用所有制概念,来区别对待小微企业。比如财政、金融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高培勇指出,“如果想给小微企业特殊政策,我建议是普遍性待遇基础上的特殊,而不是单纯就特殊而论特殊。”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性的,是稳定的和长期的。另外一类则是短期的,只适用于某个年度或某个阶段。谈到如何强化对小微企业制度安排,高培勇表示,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是短期之内要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给予什么样的照顾,而是要立足于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来探讨制度安排和稳定的制度支持。

受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但支持企业发展,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能仅仅聚焦于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要针对疫情冲击的特殊背景,从长远角度做出相关制度安排。

 “疫情终归要过去,当下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是要防止宏观税费水平在疫情过后出现反弹。”对此,他认为,“当下,在讨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时候,必须在战时的特殊举措和平时的一般性安排之间,筑起一道隔离墙,防止疫情之下的特殊政策效应外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