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中国的形象变得愈来愈差

发表时间:

最近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全球争论不断升温,中国在国际经济及其它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又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称:“最近这几个月,北京对国内异见的打压愈来愈严重,对外国的批评也愈来愈强硬,连北京观察家也茫然不知如何分析。很多人预料,中国未来只会更难相处;有些则认为时松时紧是常态,退一步、进两步。”“中国政府发言人和官员,对这些问题采取强硬和不妥协的态度。在几次双边谈判,外国驻北京的使节都遇到中国的野蛮及不妥协。中国的智囊及分析家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形象变得愈来愈差。

广告

最近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全球争论不断升温,中国在国际经济及其它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又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署名David Shambaugh的评论称:“最近这几个月,北京对国内异见的打压愈来愈严重,对外国的批评也愈来愈强硬,连北京观察家也茫然不知如何分析。很多人预料,中国未来只会更难相处;有些则认为时松时紧是常态,退一步、进两步。”“中国政府发言人和官员,对这些问题采取强硬和不妥协的态度。在几次双边谈判,外国驻北京的使节都遇到中国的野蛮及不妥协。中国的智囊及分析家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形象变得愈来愈差。自○八年起,全球民调对中国的评价普遍负面,但现在是更加负面。”

美国《华盛顿邮报》署名Steven Mufson和 John Pomfret的评论称:“论互联网,中国有无坚不摧的黑客军团;论教育,中国生产工程师的速度和生产玩具一样快;论军事,中国急起直追,其反舰弹道导弹直接威胁美军安全;论经济,中国由制衣工厂晋身成美国的银行大班;论管治,中国起码有能力建成高速铁路;论能源,红色中国正在绿化!这场新的红色恐惧很能反映目前美国的集体心理。总统奥巴马说中国在绿色能源上走得更前,《纽约时报》专栏作者Thomas Friedman更提出中国的一党专政有其好处。一般美国人在民调中更多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也认为中国将对世界事务发挥比美国更大的影响。”“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沉迷于自己制造出来的威胁,但这回的中国威胁论实在很讽刺。在1990年代,当中国开始崛起时,那边的新保守派认为中美角力是零和游戏,所以中国应该对美国更强硬。当时美国的外交界和商界都反对用敌对思维理解中美关系,认为中美能够共同增长,缔造双赢。言犹在耳,现在美国人却又用上竞争思维去看中美关系,要在两国中分胜负。美国需要向前,但不需要制造威胁来吓自己。中国不是敌人,但夸大中国的威胁和低估其实力一样危险。”

香港《信报》 的社论称:“美国利用军售台湾和西藏问题来牵制北京,这个战略一直没有改变。然而,中美两国关系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九九九年美国声称‘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北京最终‘息事宁人’,采取了‘忍让’的外交政策。类似事件,中国今日会采取同一战略和反应吗?答案实在很清楚。可以说,中美关系这种‘质变’,是西方分析家认为中国立场不断‘强硬’的变化本源” ;“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质变’,其中反映在经贸实力的此消彼长,由于打破了双方过往的‘均衡’,因而出现了新的利益分配博弈。”

香港《明报》署名彭定康的评论称:“美国对内的财政困局和对外的种种麻烦事,再加上中国经济地位提升,令许多人在去年不禁想象是否会出现某种中美两国共同统治世界的景象。G8集团不可避免地扩大成了G20集团,但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会把‘20’后面的‘0’去掉:这一使命将交由中美两国来完成。但当时这种想法其实是把全球的现实情况过度简单化了。它一方面把巴西和印度等正在崛起的大国排除在外,又夸大了美国的弱势,”“中国经济起飞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告诫他的同志们,在跟其它国家打交道的时候要采取暗中行事的策略。他说了这四个字:‘韬光养晦’ 。而我作为一个觉得中国崛起将对世界有利的人,则希望那些以为目前正是时候大展拳脚的中国官员们,能听一下邓小平的箴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