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广角

从民族英雄到阶下囚―巴拿马前独裁者诺列加

发表时间:

巴拿马前独裁者诺列加在美国服完刑之后被直接遣返到法国。诺列加曾经接受过美国军训。靠政变步步取得政权之后以反美英雄自居,掀起了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在美军濒临城下的时候,他又成了阶下囚。在今天的“法国广角”节目当中,本台将向听友介绍诺列加从从总统落为阶下囚的坎坷经历。

广告

为什么巴拿马前独裁者诺列加被引渡到法国?

在美国服完刑的巴拿马前独裁者诺列加于2010年4月底被遣返到法国。这是在法方提出的要求之下进行的一种司法程序。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89年12月,美国入侵巴拿马,并逮捕了当时的巴拿马政府首脑、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之后美国司法部门以贩毒等多项罪名判处诺列加有期徒刑54年,最终减刑至19年。法国指控诺列加通过法国银行账户洗钱,并于1999年缺席判处诺列加10年徒刑。而巴拿马法院则于1995年以多项谋杀罪缺席判处诺列加20年监禁。2007年9月9日,75岁的诺列加在美国服完刑。正当他觉得自己可以重获自由的时候,美国一名联邦法官批准把诺列加遣返回法国。最高法院驳回他的上诉,法航用专机佛罗里达州把这个曾经获得过法国骑士勋章的前独裁者引渡回法国。

为什么不把诺列加直接引渡回巴拿马?

诺列加早年曾赴秘鲁乔里奥斯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回国参加国民警卫队。1966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布雷格堡接受心理战训练。1968年10月支持挚友青年发动政变推翻政府。1970年任国民警卫队情报局长。1981年7月托里霍斯因飞机失事丧生,诺列加等最高司令部成员决定轮流担任警卫队司令。1982年3月任副参谋长兼情报局长。1983年8月任国民警卫队司令。

任职后,首先制定了军事组织法,变国防警卫队为国防军,同时控制议会,操纵政府,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则与美国全面抗争,要求美国按1977年巴美签署的巴美条约于1999年底前将美军撤走,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全部主权。1986年4月美国舆论开始揭露诺列加参加走私贩毒、谋杀政敌和大选舞弊。1987年6月美国国会谴责诺列加“破坏人权”, 要求“解除诺列加职务”,“还政于民”,并停止了对巴拿马的经济援助。1988年2月经美国司法部批准,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向诺列加正式起诉,指控他参与走私贩毒活动。诺列加1968年至1989年参与杀害政敌,巴拿马司法机构判处他54年徒刑。在美国服完刑之后,没能被押解回国,这其中有司法程序上的阻碍,但也不排除一些政治因素。在巴黎辩护律师帕特里克• 博杜安看来,美国现政府当然不愿意放虎归山,因为诺列加虽然是西山落日,但和他当年共事的“老战友”有可能会借助诺列加返回巴拿马而大做文章,再会把当年美国扶持诺列加的旧事重提起来。

穷苦出身的诺列加步步高升

1934年,诺列加出生在巴拿马城一个穷苦家庭。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立志从戎,并最终在中学毕业前争取到了赴秘鲁乔里奥斯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1966年,已是巴拿马国民警卫队上尉的诺列加,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布雷格堡,接受心理战训练。学成回国后,他连连晋升,1970年坐进了国民警卫队情报局长的宝座。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此时的诺列加,居然成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高级“线人”。

1983年,是诺列加“鸿运当头”的一年,他先是被任命为巴拿马国防军的司令官;不久,总统埃雷拉死于飞机失事,在美国的支持下,他继任巴拿马总统。

上任之初,诺列加颇能“知恩图报”,给中情局提供了许多关于中美洲反政府游击队及恐怖组织的信息。但是,“蜜月”很快结束,美国人惊讶地发现,诺列加竟然要从美国手里抢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20世纪初,美国强迫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并永远租借运河的权利。

巴拿马人为夺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被迫与巴拿马政府签署条约,同意逐步将运河交还给巴拿马,并从巴拿马撤军。然而,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美方改变了主意,企图继续霸占运河。对此,登上总统宝座的诺列加针锋相对,要求立即收回运河主权。一时间,他成了巴拿马人心中的“反美英雄”。美国政府大为光火,决意找机会“修理”这个“不识相”的小国总统。巧的是,不久后,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巴拿马街头被杀,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遂以“保护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下令出兵巴拿马。

1989年12月20日零点45分,美国2万5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开赴巴拿马,代号“正义之战”爆发了。美国士兵的目标只有一个:活捉“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

最初几天,诺列加“隐身”民间,与美国军队打起游击战。但美军随即展开地毯式的搜捕。诺列加很快就发现,他无路可逃。12月24日,他被迫逃入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美军闻讯,立即将梵蒂冈大使馆团团围住。从12月28日开始,梵蒂冈大使馆对面的公园里,突然冒出一队美国心理战士兵,他们架起一排高音喇叭,反复播放一首名为《无处可逃》的摇滚歌曲 诺列加平生最讨厌摇滚乐。12月30日,心理战部队组织了成千上万的巴拿马市民和士兵,涌到梵蒂冈大使馆门前,汽车喇叭声响成一片,“凶手”、“杀人犯”的口号此起彼伏⋯⋯躲在梵蒂冈大使馆一个小房间里的诺列加,身心备受摧残。

1990年1月3日,关闭多日的梵蒂冈大使馆的铁门突然打开,极度疲惫、紧张、孤独的诺列加,走出大门,向美军投降。几个士兵扑上去把他铐住,并即刻押上了飞机。当然,诺列加这一选择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如果他选择了回国,等待他的将是新政权对他无情的审判。诺列加的选择是向美国人投降,苟且偷生。

“法国人的老朋友”

根据法国媒体的报道,巴拿马前总统诺列加可以说是一位法国的老朋友。1989年12月20日,美军悍然对巴拿马实行军事行动。美国利用此次军事行动一举推翻了诺列加政权。无独有偶,法国司法部门也于1989年12月20日在巴黎法庭缺席审判诺列加10年徒刑。1987年在希拉克当政时,法国陆军上校让•索尼埃(Jean Saulnier)授予诺列加骑士勋章。1995年,美国法国审讯他的时候,诺列加说:“从1977年开始,他与法国政界、军界、文化界和经济界高层人士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诺列加、妻子和三个女儿在巴黎挥金如土

在诺列加当政时期,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在巴黎名牌商店挥金如土。在巴黎豪华区,母女逛街采购的金额一天有达到40万法郎的纪录(6万1千欧元)。

诺列加本人也想着给自己在巴黎多置办几套豪华的住宅,供自己养老用。诺列加夫妇从1982年至1989年间向巴黎信贷银行、巴黎巴银行、法国工商信贷银行分期分批地存入了3千5百万法郎(5百30万欧元)。从官方的账上,诺列加当总统的月收入是3万法郎(4千600欧元)。当时,法国没有一家银行会质疑诺列加巨额收入。

贩毒获得厚利

根据证人的描述,诺列加所得大部分是靠走私毒品。1992年,诺列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地方联邦法庭受审时,一名证人说:“从哥伦比亚飞往美国的毒品专机时常从巴拿马经过。每一架从巴拿马领空飞过的毒品专机,诺列加可以获得50万法郎的回扣(7万6千欧元) ”。诺列加也正是由于贩卖毒品、洗钱案在巴黎二次受审。诺列加本人强调自己是战争犯。他的律师也设法以前总统豁免权的理由争取他早日获释。

巴拿马前独裁者目前被押送到巴黎监狱。法庭对他的指控成立的话,在六个月内将对他进行第二次审判。一些法国媒体也在猜测美国和法国之间是否有秘密协议,不让诺列加轻易地返回巴拿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