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美国务卿57年后重返老挝凸显美国亚洲战略

发表时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天抵达万象,对老挝展开短暂访问。这是57年以来,首位美国国务卿到访老挝,具有历史意义。克林顿与万象当局讨论越战遗留问题和有争议的湄公河大坝兴建计划。一些批评指责老挝兴建大坝将影响环境生态并危及整个湄公河流域的民生。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与老挝领导人讨论越战时期美国化学武器“橙剂”留下的遗患和清除当年没有爆炸的炸弹。1964年到1973年越南战火烧到老挝境内,老挝受到狂轰滥炸,成为世界上人均遭受炸弹最多的国家。美国每年拿出5百万美元清除遗留在老挝境内的炸弹,但一些非政府组织向华盛顿施加压力,要求增加清除炸弹的经费。

美国国务卿与老挝总理通辛-塔马冯和外长通伦•西苏里会晤。通伦•西苏里在2010年访问华盛顿时曾邀请希拉里访问老挝。希拉里-克林顿是1955年杜勒斯之后的,第二位访问老挝的美国国务卿,老挝外长通伦•西苏里则是1975年老挝变天后,第一位访问美国的共产高官。

克林顿本次与老挝当局商讨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老挝在湄公河兴建大坝的计划。这个耗资38亿美元的大坝工程,困扰着越南、柬埔寨和泰国等其他湄公河流域国家。这些国家与老挝的关系因此处于紧绷状态。老挝政府曾经承诺在环保问题没解决之前,不会开工,但活动人士拍到的照片显示,大坝工地已经开始施工。

美国国务卿57年后重返老挝和稍早前访问缅甸,都显示了美国外交政策对亚洲的重点优先。克林顿本周早些时候向媒体承认这一点。此前一位美国高官表示说,美方将向老挝提出一些双方可以展开合作的领域,这对于老挝人很重要。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访问老挝之后将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参加东盟会议。

有分析认为,美国国务卿克林顿今年先后对缅甸和老挝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中国两个封闭的前院。也有中国媒体将美国国务卿此行,看作是挖中国的墙角。希拉里此前还访问了日本和越南。据报道,老挝是最后被克林顿加入她此次欧亚中东之行的日程。

1955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访问老挝时,老挝还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与老挝关系的恶化,起始于越南战争时期,许多帮助过美军的苗族人被强制遣返后,遭到枪决或送进集中营,另外还有越战中失踪美军等问题。老挝1975年建立共产政权后,美国与老挝关系十分紧张,直到两年前老挝外长通伦•西苏里访问华盛顿,两国关系才开始改善。

和缅甸一样,目前中国是老挝的最大投资国。但是中国的崛起,引发周边国家的不安,尽管中国未来的头号人物习近平表示中国不会称霸,中国在南海、东海及中印边境等主权争议地区的迅速膨胀,使周边国家既想从中国经济崛起中获得利益,又害怕被中国不小心一口吃掉。于是奥巴马政府加强东亚外交,牵制中国的战略正可以平衡中国在亚洲的巨大影响力,符合亚洲国家的心意。

中国下届最高领导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已于2010年访问老挝,他承诺在老挝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将老挝视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商品出口基地。中国现在是老挝的最大投资国,但美国最近对中国周边国家下功夫,似乎让中国感到了危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