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布达佩斯的香港情结

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制作的国殇之柱(Pillar of Shame)2021年12月22日凌晨遭香港大学校方拆毀的那座雕塑于2022年年初被布达佩斯市政府安置在多瑙河边。
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制作的国殇之柱(Pillar of Shame)2021年12月22日凌晨遭香港大学校方拆毀的那座雕塑于2022年年初被布达佩斯市政府安置在多瑙河边。 © 法广

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制作的国殇之柱(Pillar of Shame)也被翻译成耻辱之柱,柱上刻有多个身躯扭曲面容痛苦的人像,象征八九六四遭到血腥镇压的死伤者。它曾在香港各间大学巡回展出,并多次在六四烛光晚会时摆放于维多利亚公园。該雕塑有多个版本,2021年12月22日凌晨遭香港大学校方拆毀的那座雕塑于2022年年初被布达佩斯市政府安置在多瑙河边。2021年6月,匈牙利独立调查媒体Direkt36披露匈牙利与中国复旦大学签署在布达佩斯开设分校协议,引发匈牙利境内反对派强烈反弹,首都布达佩斯市长牵头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反对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复旦建设分校,反对政府征用原定用来修建学生住房的土地来修建复旦分校,担忧中国政府利用复旦分校对外输出中共思想理念。布达佩斯市长将复旦分校校址附近的街道命名为达赖喇嘛路,自由香港街,以及维吾尔烈士街以示抗议。匈牙利奥尔班政府在民众的高声抗议下决定搁置复旦分校计划,等立法选举结束之后再做考量。鉴于现任总理奥尔班在4月3日举行的立法选举中高票胜出,匈牙利或将在今年秋季就复旦分校计划做出决定。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