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文选刊

赵紫阳和七位老将军代表了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广告

赵紫阳和七位老将军代表了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
作者:辛子陵
(原载《新世纪》网2010年7月22日)
 

去年“六四”我写了篇文章《学习段祺瑞  致前总理李鹏书》在网上发表,后来收入文集《中共兴亡忧思录》,在香港天行健出版社出版。文中说:

经过二十年历史之检验,那次镇压的长远后果是为权贵资本主义,即官僚资产阶级的形成保了驾,护了航,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六四”处置之大错特错,已如十日并照之明。全党上下,如果公决,95%以上的同志会同意平反,我遇到的党内同志都是这个意见。您不能与全党保持一致,错用元老重臣的身份,将党和政府推向与人民为敌的地步,午夜扪心,能无愧疚?

近读段祺瑞軼事深深打动了我。1926年3月18日,共产党人李大釗,国民党左派徐谦率领几千学生到执政府请愿,卫队开枪,死47人,伤150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事发时段祺瑞未在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而在吉兆胡同私宅与友人对弈,绝非预谋。他完全可以逃避责任,或惩戒下属保全面子。但他作为政府首脑,主动承担了责任:查清死难同胞的名字,厚加慰恤;亲自出席悼念三一八死难同胞大会,当众长跪不起,以示赎罪。执政府总辞职退出政坛后,他一直吃素,不听家人和医生的开斋劝说,直到终老。如果段公强调有胜俄帝国背景,有革命党操纵(他们有证据)群众,图谋推翻政府,镇压动乱有理,也能胡搅蛮缠几年。那时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他躲进天津公寓,没人能奈何他。或曰段公做秀,厚恤死者、当众下跪,可能有请求国人谅解的成份,下野后在天津做寓公吃素就解释不通了,这不是做秀,是终身的愧疚,终身的忏悔。读书至此,我忽然觉得段祺瑞的人格比您高大起来。

文章发表后有网友跟帖说,段祺瑞是政治家,李鹏算什么呢?后面不恭的话我就不重复了。前段日子听说李鹏一意孤行,坚持在香港发表《李鹏日记》,始知他做了一任总理、一任委员长,极尽富贵荣华退休之后,还是一个错被推上历史潮头的老衙内。只对个人和家族负责,为党国则惜身,视人民如草芥,全无政治家的眼光、胸怀与品德。夫政治家者,明历史潮流,知人心向背,纠错规正,推功揽过,平冤狱而顺舆情,亲黎民而安社稷。在我党历史上,周恩来、刘少奇、胡耀邦、赵紫阳可当之,李鹏差之远甚。

尚未出版已经轰动的《李鹏日记》,本来说是由新世纪出版社在6月22日推出的,可是,出版人鲍朴近日突然发表声明,说由于有关机构提供的版权信息和香港出版法方面的考虑,取消了这本书的出版计划,引起舆论愕然。最新消息是:李鹏承认日记出自其手,但坚决否认委托给鲍朴出版。虽未出版,但网上《李鹏日记》版本已传得沸沸扬扬。

这件事情很可能是李鹏耍的一个小把戏。他明知世界公论不会接受他对“六四”的解释,在香港出版是明修栈道,在国内网上公布属暗度陈仓,他主要想给体制内人士看,统一他们的思想。

他在日记开头就和赵紫阳争“正确路线的代表”,说5月17、18、19日他和赵紫阳发生了关于如何处理学潮的三次冲突,赵主张说服、教育,在民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他独具慧眼,连学生呼喊“拥护共产党”的口号也是“蛊惑人心”,给学潮上纲上线,自己承认了在政治局常委内部是力主镇压的暴力派的代表。他如果争的是这个,用不著发表日记,党内、社会和历史早就公认他的暴力派代表人物的地位了。显然他的目的不止于此。他回到当时的语境,正说“六四”,用歌颂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杨尚昆、王震等老同志的办法,说镇压是大家的主意,特别把邓公推到前台。日记记载:5月17日在邓府开常委会时,邓小平说:“措施不坚决不行,不迅速不行,我想的办法是戒严……戒严是我的主意,实行戒严如果是个错误,我首先负责,不用他们来打倒,我自己倒下来……将来写历史,错了写在我账上。”另外,《李鹏日记》还写道,6月3日晚的武力清场方案也是邓小平批准才实施的。这些记述是想说 明,邓小平是“六四”屠杀的罪魁祸首,李鹏和镇压没有沾边。这样,在政治决策上李鹏是正确路线的代表,在开枪杀人上李鹏不负任何具体的责任。这就是他想告诉党内同志和体制内人士的最重要的话。他以自己的政治经验告诉后任领导人,不要怕民怨沸腾,民变蜂起,必要时再制造一次“六四”,反正党掌握著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军队,再流一次血,又是二十年“稳 定”。

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留下遗嘱说:“‘六四’是我党历史上最大冤案,我本人当时虽然只好服从老爷子的意向行事,也负有责任。我已经多次向组织上表明,平反越早越主动。”

别人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鹏是人之将死,其言益恶。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同意他发表日记,是想让岁月淡化这段历史,为将来平反“六四”创造条件。他坚持要发表日记,是要对原来的错误结论加上一贴李鹏签署的封条,告诉后任领导人,谁也不能动这个结论。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都没有这个底气,只能是交给历史,交给后人评说。试想毛泽东留下一部文革日记,能阻止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吗!李鹏加贴这个封条,是把自己太当个人物,太自不量力了。他坚持“六四”结论不能动,其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要党和政府继续保持对全国人民的政治高压态势,借“六四”余威保护他们的财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不会重复,可以有第二次“六四”,但不会有执政党第二次胜利。“六四”惨胜是靠邓小平这块牌子(邓将为此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历史会有公论),邓任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统率过两大野战军,军队服这个。现在,没有邓小平了。不能把新版的“六四”当作坚持一党专政的最后的王牌。

李鹏的思维定格在1989年,为镇压评功摆好,是下一次“六四”的舆论先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

当政者须知,人民解放军并没有因为在高压下执行戒严镇压任务就从此被拉下水,成为替权贵资产阶级看家护院的奴仆。就在中央军委做出戒严调兵的决定的前夕,萧克、张爱萍、陈再道、杨得志、李聚奎、宋时轮和叶飞七位老资格上将写信给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力諫首都不要戒严,不要调部队进城。萧克对军报记者说:“中国不能出现流血事件,如果出现流血事件,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耻辱。倒退五十年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上街的。”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和七位老将军,代表了人民解放军不变的军魂,人民军队的本色并没有变。

参加过六四“平暴”的部队,都讳言这一段历史。“共和国卫士”复原还乡,不敢把军功章交给父母;转业的中下级军官不敢把这段经历告诉地方领导和同事;升职晋级的高级干部退休以后没人敢写回忆录宣扬这一段使自己高升的业绩。现在军中传扬的英雄不是张工,而是徐勤先,最近又传颂李连秀。李连秀是38军老军长,徐勤先是他发现保荐的,时任武警部队司令员。是李连秀告诉徐勤先,要有军委主席邓小平的命令,要有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的命令,要有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的命令,三人命令齐备才能执行。赵紫阳不会副署镇压群众的命令,李连秀对这一点有底,所以出了这么个抗命的主意。

抗命的何止一个军长。1989年6月4日凌晨7点左右,西路第二梯队的28军风尘仆仆地来到木樨地桥,又被群众重新设立的路障挡住了。虽然38军推进时打死打伤那么多人,但还是有许多不怕死的学生、群众将后到的28军围住,向他们控诉“27军”(当时国内外都把38军当成27军)的暴行。28军的战士干部都不相信群众描述的情景,他们讲军队绝不会向人民群众开枪。于是一些年轻人跑到复兴医院,高喊著:“要血衣,要血衣,28军不相信军队会向群众开枪。”这时我正在复兴医院和那位医生交谈著,看见这些年轻人很快从医院拿出血衣给28军送去。血的事实立即震撼了整个28军,导致军心混乱,许多战士气愤地撕掉领章,扯下帽徽,有的甚至把枪扔到河里。靠近木樨地桥的约有七八十辆车的军人全都下了车,弃车而不顾,整个部队几乎失去控制。

中午12点半左右,一架直升机飞到木樨地28军的上空,用高音喇叭反复传达军委命令:“军委首长有令,军队不能受阻,受阻坚决还击!”这实际上是在公开下达开枪的命令。一时间整个木樨地地区再度紧张起来。但28军始终没有执行军委的命令,相反,有一个战士开著装甲车,用高射机枪向直升机扫射,将直升机打跑。

除了28军外,还有一些部队包括一些属于第一梯队的部队也有抗命的,如从北边方向来的一支部队在颐和园后的青龙桥被当地的群众拦住,部队也是没有执行开枪的命令即撤走了。6月4日晚上,北京南边传来了隆隆炮声,我们全都跑到南边的阳台上,什么也看不见,但炮声是确实的。后来传来各种消息,说在南苑机场有两支部队打起来了,但无法得到证实。当时从国家领导人到老百姓,个个人心惶惶,不知还要发生什么事情。

《李鹏日记》最后的经验教训部分强调:“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但行使这些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出现任何可能导致动乱的苗头,必须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不是出现了、何时出现了“动乱的苗头”,是由李鹏这样的秉政者下判断的。这就暗示了必要时要有制造第二个“六四”的决心。

李鹏坚持发表“六四”日记,是要把自己打扮成捍卫共产党江山的顶天立地的英雄,用党内术语说是“正确路线的代表”。他是带著取代赵紫阳的私心(说大一点是野心)上蹿下跳,游说邓公的。邓公发现了他的私心,坚持另选别人,不让李鹏高升一步。如今他用恭维邓公的语调,把戒严和开枪的责任让邓一个人背起来,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显得特别不厚道。

赵紫阳坚持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为了保护人民,不惜辞去总书记,赔上身家性命,也要反对戒严和镇压;李鹏为了覬覦总书记职位,扩大事态,激怒邓公,主持戒严和充当镇压的推手。两人的政治品格高下立见。

杨尚昆临终前为邓公分担了责任,建议尽快为“六四”平反。李鹏却惦记再搞一次“六四”。他不仅成不了党内“正确路线的代表”,却坐实了他是权贵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如果他的继承者们上台,为了坐稳江山,为了家族私利,将制造大大小小的“六四”,一次次地将人民推入血海。同胞们,警惕呀!

奉劝李鹏为代表的权贵资产阶级,不要指望人民解放军再一次镇压人民给你们带来二十年的“稳定”。谁敢再下戒严镇压的命令,一定是齐奥塞斯库的下场。

2010.6.22

(本文选自《放言救党论国是》一书,香港书作坊出版社2010年7月在香港书展隆重推出。2010年8月号《开放》杂志将发表此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