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文选刊

邢宇宙:保家还是卫国,这是个问题?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广告

邢宇宙:保家还是卫国,这是个问题?
(原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0年9月26日

中日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撞船”事件,随着日本方面释放扣押长达17天的船长,紧张局势算是暂告一个段落。本来在此之前美国方面对于“日美共同防卫” 的表态,中方审查“4名在河北涉嫌非法录像的日本人”等等(尽管外交部否认两者之间的联系,但难免不让人联想),使得冲突一度有“剑拔弩张”之势。此次事 件首先由日方“引起”,而且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态度强硬,中方则不断通过外交途径的抗议,到最终日方的“放人”。尽管人已放,但双方有关钓鱼岛乃至东海问题 的争端必然长期存在。这次事件中还经历过怎样的交涉与斡旋,并非普通民众所能知道。

但是在这之中作者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现象,那就是在网络上有关这一事件的反应中,网民的意见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分化,这相对于以前来说可能是个不小 的变化。尽管这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民意,但是在现实条件下这也可能是窥探民意的最佳方式。根据作者在某论坛看到的网友跟帖中,未能见到那么“整齐划一”的声 音,尽管大多数网友依然是群情激愤、热血高涨。但是在作者看来,与类似事件相比,比如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网民的意见似乎有了更大的分化。可惜的 是,这一观察未能通过更为严格的方法来分析,所以此处只能是作者的观感。

在众多网民的意见中,除了一如既往对于“政府态度和做法”有所微词之外,还有就是更多网民将此次事件与当前的“强拆”、“高房价”、“城管执 法”等等联系起来,并以调侃式的口吻表达“个人诉求”,比如有回贴“我只知道房价又涨了”、“派拆迁队收回钓鱼岛”等等。尽管这也引起很多网友的反驳,但 是还是构成了争论中的一种重要声音。当然在此之前的同类事件中,也并非没有不同声音,只是作者感觉此次尤为突显出来。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近些年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显,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官”与“民”的冲突,比如各地所发生的“强拆”、“截访”等等暴力执 法现象,通过网络等媒体的报道与传播,大量进入公众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涉及到住房、医疗、教育公平等社会民生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重要原因是 “政府监管不力”,或“政策调控不到位”。比如各地的“高房价”,普遍认为与地方政府的“卖地财政”、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这之中,作为近年来社会大众最为关心的“房子”,以及与此相关的“拆迁”议题,与钓鱼钓事件直接关联起来,因为两者的话语中都有“一块地方” 的意涵。只不过前者涉及到“私产”,后者可以说是“公产”。因此在话语上很容易被网民借用过来,出现了以嘲讽、调侃口吻的议论,以此来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诉 求。

尽管这只是部分的网络言论,严格来说也并不能真正说明太多,但倒是一个很好的引子。何况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本身有着它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复杂 性,并非那么简单就能说清楚。回到中国的语境下,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近代以来也没有形成欧洲式的“民族-国家”建构。尽管我们 长期是以汉族占主导的社会,近代革命史上也出现过反抗“外邦与异族”的民族主义话语,后来又有“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与强化。但是总的来说,我们本身是多 民族的社会构成,抛弃狭隘的汉民族主义不说,民族主义主要表现还是与外邦的关系之中,因此也就很容易与爱国主义关联起来。近代以来中国多次面对外强侵犯, 到后来数次边境冲突,“保家卫国”的提法当然成为正统话语,各种汉奸叛国自然是被唾弃。而且重要的是,在多种场合下往往是突出后者,有所谓“牺牲小家、顾 全大家”之说。

在强调“财产公有”与“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这种提法未必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声音,更是在强有力的国家动员之下表现的异常完美。但 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社会阶层逐步分化,同时各个群体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社会中的“个体”逐步活跃起来,民众的权利意识在不断的增长。当然,此处并 非要说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绝对对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两者并不矛盾。即使现实看来,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也仍然毋庸置疑。不过这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 迁,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个体“保家还是卫国”问题的时代大背景。

当这成为部分网民的一个问题?或者说一种质疑的话语时,我们的首要问题似乎不应该是批判这种言论。现实看来,作者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质 疑,因为我也相信即使义愤填膺者,也未必真的能冲锋陷阵;看似冷眼旁观者,也未必就真的不主张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对于执政者来说其价值在于这是一种警 醒:只有对内真正做到公民权利的保护,最大限度地消除对抗性的社会矛盾,才能最大程度的构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才能在类似事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民意支 持。尽管表面看来,民意似乎并未真正在这类事件中起很大作用。但是退一步说民众借此情绪的表达,引发更大冲突并非没有可能。

这种来自网络的民间质疑声和争辩,对于个体来说其价值不仅在于借此表达了部分民众的主张,也将原本意识形态化的“公私”关系得到讨论,尽管这并 不十分充分。公民权利本身需要得到主张,也只有在不断的表达中才有可能实现。民众如果真的需要“保家”,那么自然要质疑“卫国”。尽管这其中的逻辑有些过 于简单,但却可能是人之常情。

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为和谐国家与社会建设的目标所在,也只能通过这些小小的质疑和争论,加上执政者的关注与改革的推进,才能最 终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共同成长。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希望民众还要“保家”,双方的冲突能够在对等的协商中得到化解。政府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公民权利,民众自 然也会履行爱国的公民义务。当然也不希望真的需要“卫国”,期待国与国之间的纠纷都能在和平谈判中解决。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2010年9月25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