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孤独也有好处

发表时间:

孤独一直受人诟病,且招惹恐惧之心。除了极个别小说中的传奇英雄,如鲁滨逊,独孤求败,让痴心青年心向往之。常人都害怕孤独。古人潇洒的,可做到心远地自偏,现代社会的恐怖在于时髦交际、公关一套,孤独难也。你若独自孤独起来, 不但引不起怜悯,人家觉得你需要治疗。然而,对于孤独,今天可能需要刮目相看。 

广告

还是有人发现,孤独也有不少好处。一个人在完全孤立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也可以成为个人充分发展的一条路。法国心理治疗专家Hervé Magnin,就在孤独中发现了孤独的美德。尽管他自我孤独 的故事并非完全出于自然,然而教益匪浅。事情是这样的,为了体验自己 或他人在孤独环境下的行为,这位专家一个人在偏僻乡下的独屋子度过了四天四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家养动物陪伴。当然更不会有其他人的影子。就这样他给自己强加孤独,从而得以思考孤身独处的环境和条件,然后把体验写成书。书名叫做『积极的孤独』,顾名思义,可想他本人至少是从孤独中健康地走出来了。当然,他远远不够一个独孤大侠,他的苦行僧生活与鲁滨逊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今日无处孤独,走遍天边也有手机追的情况下,他的经验仍可视作是一场奇遇,他的感受至少 让我们从多个层面重新思考孤独。

大约多数人怕孤独。所有与独处发生联想的都让人感到害怕。法国最近有一个调查,百分之七十八的人把孤身独处看作是一个问题。这是温和的说法,其中不少人认为孤独还是一种威胁,还有不少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同孤独作斗争或可视为国家的任务。可见孤独多么缺乏吸引力。法国社会学家Eric Donfu则认为,人们常常把孤独和孤立混同一谈,用占统治地位的伴侣生活的尺度来衡量孤独者的生活。 Magnin深以为然:许多人觉得孤独的行为可疑。

可是,在我们被超级忙碌的所谓现代生活所覆盖,生存中能享受一段孤独的生活恰如沙漠中遇到一块绿洲。我们需要孤独,在孤独中冷静地思考,思考生命,思考生活,作出重大的有关前程的决定,甚至在孤独中学会爱。在法国一个大集团领导层工作的斯蒂芬妮深有教训:她和男朋友互爱,但都无法忍受日常生活。一年来夫妻生活走上了下坡路。日日争吵,不胜疲劳,只好分道扬镳。但分手后却有迷失的感觉。斯蒂芬妮后来走上了寻找自我之路。刚开始,独自一人去日本旅行十天,她渐渐觉得又找到了自我。“我品味着独特美丽的景物,每天写下袒露心迹的私人日记。我明白了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情感。”接下来过了十个月的独身生活,并进行了心理治疗谈话,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能过伴侣生活。结果,孤独的沉思带来了积极的结果,她和从前的男朋友又重新生活在一起,而且发誓相爱,现在等待着孩子的降临。

这段美丽的故事应了Donfu的理论:孤独本身并不坏,孤独给生命赋予某种意义。他认为,“当孤独启动了一个深刻的改变进程时,孤独就是有益的,因为在孤独的经验中,只要不逃避孤独,就会发现自己并未失去能力。让自我裸露,孤独刺激和召唤我们去汲取我们内心的资源”。

要学会经受孤独,还要有一个如同宗教仪式般的过程,不管这一阶段很长或者很短,每天出现一个短短的瞬间,分布在约会或者紧张工作空隙之间。经常,这一启蒙阶段要经过培训。对那些从儿童期起不知孤独为何物的人,应该学会换一个角度看待孤独。 Magnin认为,进入孤独出自一个勇敢的决定。要自问:是,还是不是,我已做好听取自己身心的准备?准备接受我的情绪?准备探究我内心深层的思想,哪怕这个思想很可怕,很悲伤?

走一段孤独之旅,一个人去旅行,退下来一段时间,坐下来读书,收拾自家花园,这些都能使你与那种充满生气的苦行僧生活熟悉起来。社会学家认为,这就是我们生命中业余时间的几大挑战之一:放松自己,放任自己,放弃自己,开发内心。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远离自然,我们越来越被各种新技术提供的手段链接在一起:电话追踪、短信联络、网上通讯。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会与孤独相处。其实,法国大哲学家帕斯卡早就说过:人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一个东西,那就是不懂得在房间里保持静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