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文选刊

盘点张成泽在中国的人脉 中国将受到何影响

摘要:“观察人士指出张成泽作为朝鲜对华关系的关键人物,就连他的罪名中也有映射其将廉价矿产资源卖给中国的条款。张成泽的罪名没有被确定之前日本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韩国三军戒备准备应对,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在访问中国时还在张成泽出事的背景下与习近平讨论了朝鲜时局。张成泽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东北亚的连锁反应。”

广告

网文选刊:盘点张成泽在中国的人脉 中国将受到何影响
未署名
(转自《国际关系小站》

朝鲜二号人物张成泽日前被打成反党反革命印证了发酵数天的张成泽落马疑云。纵观朝鲜公布的张成泽罪名,与拉帮结派篡权、干预司法相比,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张成泽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这种说法在几个月前的中国刚刚因为薄熙来事件为众人所知。从新名词出现的先后顺序看,从林彪江青反党反革命到张成泽反党反革命,从薄熙来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到张成泽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朝鲜给“中国通”张成泽定的罪名可谓与时俱进照搬中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12月9日当天对于这位昔日友人出事选择了淡化处理。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直接指出这是朝鲜内部事务。作为友好近邻,我们希望朝鲜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中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中国不对邻国内政发表意见固然无可挑剔,但观察人士指出张成泽作为朝鲜对华关系的关键人物,就连他的罪名中也有映射其将廉价矿产资源卖给中国的条款。张成泽的罪名没有被确定之前日本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韩国三军戒备准备应对,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在访问中国时还在张成泽出事的背景下与习近平讨论了朝鲜时局。张成泽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东北亚的连锁反应。

在六方会谈重启、各方对朝鲜迷茫的关键时刻,中国坐山观虎斗的中立心态也被认为浪费了在朝鲜问题上发言时机的不作为。无论是褒还是贬,中国必须亮明对张成泽事件的立场,直面张成泽罪名中对中国的映射,厘清张成泽出事对中朝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正如无法撇清同朝鲜的关系,中国也无法否认张成泽对中朝关系作出的贡献。在改革问题上,朝鲜官员曾多次出访新加坡、欧洲考 察经济发展经验。但在朝鲜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张成泽对中国道路的力主功不可没。2007年张成泽曾亲自赴华考察湖北等地,此后金正日多次访华均由张成泽陪 同。金正恩上台后,无论是出台经济贸易区法规、新增数十个经济特区,抑或军人转业发展经济、礼遇知识分子都是照搬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2012年8月中共北戴河会议刚结束张成泽率团访华实现了中朝两个经济区开发合作联合指导委员会的全方位对接。

作 为对华外交、经贸的总管,张成泽对华人脉甚广。2010年10月时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访问朝鲜,张成泽参加了金正日的接见活动,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 局候补委员、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名义排在第二位。尤其新上任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张德江曾经留学金日成综合大学,与金日成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的张成泽是校 友,韩国媒体评论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早在2007年仅仅以首都建设部第一副部长名义访华考察的张成泽就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张德江、俞正声的 分别会见。2011年中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现中共政治局常委)曾经亲自捧场张成泽主导的中朝珲春-罗津公路改造工程奠基仪式。

担任劳动党政治局委员、行政部部长的张成泽与中共对外交往的总管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彼此十分熟悉,中国主管改革财政的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等与张成泽也都并非一面之缘。

但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12月9日公布的张成泽罪名称“张成泽党羽狡猾地掌控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部门和单位,使内阁等经济指导机关无 法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犯下扰乱国家财政管理系统、廉价出售宝贵的国家资源的卖国行为,使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总书记关于发展主体铁、主体化肥、主体维纶工 业的遗训无法落实”。朝鲜对张成泽在经济领域的过去进行全盘否定,并且映射张成泽将矿产资源廉价卖给中国。

张成泽被打倒后是否会影响业已形成的中朝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在张成泽主管对华关系时期获得朝鲜罗先特区三个码头的建设权和50年的使用权是否还有效,已经签订的资源贸易协议是否会被撕毁,中国商人已经进行的对朝投资是否会被重新审查?种种问题显示中国并不能只做张成泽落马的看客,中国必须表达自己的关切,亮明自身的立场,面对中国利益关切百姓的质疑。

另一方面,张成泽出事之后,是否对朝鲜弃核有影响?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12月5日否认朝鲜就张成泽下台提前向中方通报的表态,证实了韩国已向中国询问张成泽事件。拜登访华与习近平探讨张成泽事件,足见美韩实际上并不确定朝鲜的时局内情。而这证明了各方对朝鲜的真正疑虑。

张 成泽在金正日时代经历大起大落,成功铲除金正日政权的核心人物、劳动党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李济刚和国家安全保卫部反侦副部长柳京后,除了金氏家族和军队部分 势力外,张成泽的政敌全部消失。金正恩掌权初期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分别在军队和劳动党掌控两大势力的崔龙海和张成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张成泽如果出 事,毫无军队经历的崔龙海在大举肃清实战派核心将军后可能无法掌控时局,军队就像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一样岌岌可危。

金正恩上位后为巩固权力,朝鲜接连进行两次卫星发射和一次核试验。金正恩是否会为了掩盖国内的恐慌气氛,重提民族主义性质的反美话题?
从 今年4月开始冷待朝鲜,到今年8月11月中国朝核问题代表武大伟两度在美朝韩之间穿梭重启六方会谈,在中国的斡旋下,朝鲜的态度从5月金正恩特使崔龙海访 华时承诺愿意对话,到提出四方会谈,再到9月18日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完全拥护六方会谈。朝鲜是否会因为时局的变动改变在朝核问题上的决定呢?

习 近平与拜登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会晤中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谈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重启已经迈进美朝谁先让步的门槛。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不能回避张成泽事件对 六方会谈的影响,也必须确保六方不谈不受影响。因此,中国的关注点单单将张成泽事件归结为朝鲜内政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第三,作为与朝鲜关切亲密的邻国,中国必须展现对朝鲜时局的影响力,必须让相关国家放心,以便配合中国主导的朝鲜弃核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对不干涉内政原则重新认识。

朝 鲜问题僵局的根源与其说是核问题,不如说是中美两种对待他国内政理念的差异。金家世袭体制让美韩担忧朝鲜拥核的不确定性。而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为由对朝鲜内 政不作评论。新中国建政以后,积极倡导互不干涉内政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邻国的内政情况已经开始影响地区时局,进而危及和平环境。

当年中国确立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实力弱小、不被大多数西方大国所承认的国际现实。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打破两大阵营束缚、广交朋友、走向国际社会的不二之选。但世事变迁,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在广泛的国际事务中亮明观点已经不可避免,而互不干涉内政掣肘了中国立场的表达。

正如邓小平时代“韬光养晦”的金科玉律在习近平时代被演变成“奋发有为”,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在没有放弃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之前,中国最起码应该积极影响朝鲜时局向利好转变。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