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爱国主义

中国的爱国主义在香港转上快速路 港府设小组推动

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翌日,香港政府宣布,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推广至小学;又会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和增设「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以推动爱国主义。但以强硬手段推动爱国主义惹起不少人忧虑,有评论忧虑,中国的爱国主义与爱执政的共产党无异,意味日後的以斗争为刚精神亦会引入香港,直指爱国主义到了香港,「不知会玩成点?!」

现时的民间爱国主义教育,日后会由政府加强推动。
现时的民间爱国主义教育,日后会由政府加强推动。 © 爱国教育支持中心图片
广告

中国昨日通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共计有五章40条,当中第23条特别提及在港澳台三地和海外推广爱国主义,使民众「自觉维护国家主权丶统一和领土完整」。最终通过的相关规定比草案的提法更具体,例如加入「一国两制」作为推广前提;又订明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包括台湾人在内的中国人完成统一大业这职责的认识,依法保护台湾人的权利和利益,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关法律虽不会在港直接推行,但特首李家超在法例通过时已表明,港府会持之以恒丶全力配合做好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对接工作。

及至今早,李家超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中宣布多项推动爱国主义的工作,包括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把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的职能扩大至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以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国民教育,与明年元旦实施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在不同层面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外,港府亦会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下增设「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专责策划及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并由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其次,亦会设立两所博物馆来介绍中国成就和抗战历史,在此之前,康文署会在现有博物馆内设立专厅来展示相关内容,深化市民对中国及国情的认识。

当局亦会加强在校园内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举办教师到中国内地考察和到校国安教育教师深化课程,每年对至少50所学校进行国民教育重点视学,并作出评分;另又会於2025/26学年把国情教育推广至小学,稍後会公布有关开设小学人文科的课程框架。

不过,报告未有回应港区人大常委李慧琼建议港府拨10亿港元专款,以便民间团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李同时是立法会最大政党民建联的前主席。

论者质疑以斗为纲的精神如何与国际社会共融

香港政府曾於2012年推动有关爱国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丶结果触发反国教运动,以港府撤回相关课程告终。其後再改头换面以课程推出,现时更决家在2025年起推广至小学。对於港府以课程及其他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指出,经过北京的中央政府出手把香港拨乱反正,并建立「爱国者治港」格局,反对势力及其支持者难以再在香港策动政治斗争,故尽管部分港人对国民教育和国情教育仍有疑虑和抗拒,但较前明显减少,认为现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不过,网台节目主持人梁家权指出,香港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曾国卫回应爱国主义是否等於爱中国共产党时曾指出,中共是中国执政党,爱国不爱党有点说不过去,可见在港推行的爱国主义可能与中国那套爱国等於爱党的做法相近,而中共的主义是以斗争为刚,质疑这如何与和谐社会或香港的国际社会地位相适应。

同一节目的主持人李锦洪则认为,重要的是这「国策」日後如何在港落实,他引述近日不少建制中人对香港落实爱国主义会否「过左」的忧虑,打着当权者的爱国标准来为他人贴上「唔够爱国」的标签,近日民主派人士难以取得以爱国者为标准的区议会选举提名便是一例。他直言,爱国主义到了香港,不知会被人「玩」成什麽样子。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政治丶历史文化丶国家象徵标志丶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丶宪法和法律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丶国家安全和国防丶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亦包括在内,范围相当广阔。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