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歌舞剧

音乐剧妈妈咪呀!纯粹的妙不可言的娱乐享受

如果你想换换脑子,那就去看看音乐歌舞剧吧!近几年来法国开始流行音乐歌舞剧,刚刚在巴黎开始上演的音乐歌舞剧妈妈咪呀!再次引起轰动。由于经济不景气,法国人更加喜欢看皆大欢喜的音乐歌舞剧。

堂娜和她两位来参加女儿婚礼的朋友高唱她们年轻时的歌曲
堂娜和她两位来参加女儿婚礼的朋友高唱她们年轻时的歌曲 路透社
广告

“这不是一部希腊式悲剧,而是由瑞典阿巴流行乐演唱小组(ABBA)充满快乐的歌曲衬托出的让大家喜笑颜开的音乐歌舞剧。”制作人卡梅(Judy Cramer)女士介绍说。舞台上布景非常简单,两座白色房子和几颗树。这个发生在希腊的故事情节也同样的简单:一位单身母亲堂娜和她即将结婚女儿苏菲,还有三位男士,谁是女儿的亲生父?”苏菲马上就要出嫁,独自一人把女儿拉扯大的堂娜自然一刻不得闲,除了忙着张罗女儿的婚礼,她还邀请了二十年前一起组成女子摇滚乐队的两位好友汤娅和罗茜,准备一起狂欢。苏菲也瞒着老妈,偷偷发请柬邀请了三名秘密客人。

原来,苏菲从小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亲自在婚礼这天出现,带着祝福,挽着她的手走进教堂,只是妈妈却从来对她的父亲身份缄口不言。婚礼前夕,苏菲偷看了妈妈的日记,却发现妈妈交往过的三个男友们,都极有可能是她的亲生父亲!为了搞清真相,她不得不照着旧信件地址,寄出请柬邀请了母亲多年未见的三位旧情人。

可让苏菲意想不到的是,婚礼的前一日,三个“爸爸”竟然一齐抵达!山姆、比尔和哈里,三个前男友都怀着不同的心情再回到这个希腊小岛,各自缅怀着当年与堂娜的一段情。既喜又惊的苏菲本打算把三个“爸爸”留作婚礼时给妈妈的惊喜,却不料意外发现三个旧情人的堂娜差点没激动得昏过去--妈妈咪呀,恶梦又回来了!到底谁才是苏菲的亲生父亲?堂娜又会和三个旧情人擦出怎样的火花?而欢天喜地的婚事,是否会变成怎样的嬉笑闹剧呢?整个故事充满悬念和矛盾,情节富于波澜。

ABBA演唱小组的歌曲

唱红全球的瑞典阿巴ABBA演唱小组愉快的歌曲,把观众带回了七十年代,那时候流行自由的爱,当时的口号是“love and peace”(爱与和平)。他们的22首歌曲在这部音乐歌舞剧中再次推出。歌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的歌曲唱出了爱情,友情和欢笑这三个令人向往的永恒的主题。ABBA阿巴演唱小组的歌曲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像《跳舞皇后》(Dancing Queen)、《我心有梦》(I Have a Dream)、《你可愿意》(Voulez-Vous)、《何不爱爱我》(Take a Chance on Me),《知你知我》等。

演出充满了快乐幽默的激情,在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鼓掌频频,当堂娜开唱《The winner takes it all》(胜者为王)时,观众也情不自禁地和她一起唱了起来。演出接近尾声,25名演员穿着耀眼闪光的七十年代的风格的服装集体出现在舞台上:穿着高高的领子的上衣,宽大的喇叭裤,当他们模仿阿巴演唱小组的动作侧身,高高举起麦克风齐声高唱《跳舞皇后》时,这个有1600个位子,座无虚席的法国大剧院简直都要沸腾起来了,观众们简直要疯狂了:观众有的起立鼓掌,有的随着熟悉的歌曲一起高唱,更有的观众干脆伴随着歌曲在剧场中的过道上摇摆跳舞,手舞足蹈。现场演奏的乐队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又重新演奏了《跳舞皇后》。

演出在欢腾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演员们几次谢幕,观众掌声不息。兴奋的观众们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孩子,大家都起立不停地喝彩。这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演员们用阿巴ABBA的歌曲表达出来的快乐的人生态度感染了所有的观众。满脸微笑观众们陆陆续续依依不舍地离开剧场。

根据巴黎剧场负责人的介绍,每天晚上观众都是这么快乐兴奋,妈妈咪呀自从十月底在巴黎上演以来是场场爆满,整个十一月份的票已经早早销售一空,有十二万张预定票已经卖出,另外明年四月后还要继续加演。

路透社

“妈妈咪呀”音乐剧首次上演是在1999年4月6日伦敦西区的爱德华王子剧院。这出有20多首ABBA畅销金曲组合而成的全新音乐剧一炮打响。瑞典国宝级乐队ABBA乐队25年前以《滑铁卢》赢得欧洲歌唱大赛冠军,歌曲红遍全球。“妈妈咪呀”这个音乐歌舞剧也风靡世界,已经巡演全球240座城市,吸引了全世界40个国家的4千2百万观众。还被翻译成14个国家的语言,有10个不同演出版本在, 创下全球20亿票房记录。成了百老汇音乐歌舞剧的经典剧目之一。

全球性的成功

那么怎么解释妈妈咪呀这部音乐歌舞剧取得这样的全球性的成功呢?研究音乐歌舞剧历史并且著有“音乐歌舞剧历史”一书的法国作家聂多(Patrick Niedo)先生表示“这部音乐歌舞剧充满节日气氛,即浪漫又幽默,当然符合众人娱乐消遣的胃口。”英国的“星期日快报”和BBC的戏剧评论员马克 山顿认为“‘妈妈咪呀’用一种新鲜,富有生命力的直接的方式把众人熟知的节目极端巧妙的个性化了。‘妈妈咪呀’保持ABBA流行歌曲的完整性的同时,把故事提升到感人的程度。”

“妈妈咪呀”制作人卡梅(Judy Cramer)女士感叹地说十年前她就想用ABBA的极其富有感染性的流行歌曲去创造一个动人的音乐歌舞剧。她结交了女剧作家庄森(Catherine Johnson), 两个人反复听ABBA乐队的歌曲后发现早期ABBA乐队的歌曲天真,躁动适合表现十几岁少女。后期的ABBA更加成熟,富有思想,而且ABBA的歌大部分是女声音唱。因此剧作家决定故事定格在讲述两个年龄段女性的故事:母亲与女儿,当然“我们要创作令人信服的角色,把动人的故事和美妙的歌曲完美地结合起来。”随后卡梅又找到了女导演丽鸥迪(Phyllida Lloyd)。卡梅说“我们这三个女人通力合作使“妈妈咪呀”非常成功。

“妈妈咪呀”讲述了两代人的代沟;父母曾经迷失后又寻找发现真正的自我。杂乱无章单身母亲和她的两个好朋友:一个养尊处优,一个务实滑稽。这个演出展示了现实处境下人们真实的生活。观众们在“妈妈咪呀”音乐歌舞剧里发现了自我,引起共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