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 展览

德国表现主义团体——桥社画展

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博物馆( Musée de Grenoble)正在举办德国表现主义重要流派  桥社(Die Brücke 1905-1914)大型画展,展出的120幅包括油画,素描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作品展示了这个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一定位置流派的画风,让观众得以了解一百年前几个德国的年轻艺术家们如何通过艺术来反抗当时的主流艺术和社会传统理念。《桥社,表现主义的起源》展将一直持续到6月17日。 

Marcella(部分),基希纳作品,1910
Marcella(部分),基希纳作品,1910 Brücke-Museum, Berlin
广告

表现主义一直在法国受到冷落

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于1905年发源于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的表现主义组织  桥社 的几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没有受到法国博物馆的重视, 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法国在同一个时期出现的野兽派的风光盖住了这一源于德国的艺术流派。当时有人认为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和安德列·德兰共同创立的野兽派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来自德国的表现主义,他们片面地认为性格外向的德国人一定缺少法国人协调和平衡的艺术感。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92年,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一个名为“现代化面孔”的画展后才逐步得到改变。相比之下,到目前为止,法国博物馆对表现主义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 ,1977年以来,蓬皮杜艺术中心已经举办了四个马蒂斯作品展,而俄国表现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和桥社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还未得到在此举办展览的机会。2008年,在巴黎大王宫举办的桥社成员埃米尔 诺尔德画展是对德国表现主义的这一分支代表人物的承认,随后,德国的博物馆先后向法国几个博物馆出借桥社成员的作品供展出,法国人才逐渐了解到这一德国艺术分支的魅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格勒诺布尔博物馆举办的这一大型展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来自柏林桥社博物馆,一些艺术评论家认为这个展览本身得以举行就是让人十分高兴的事情,对博物馆来说,举办这个展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悬挂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才能最好的体现出桥社成员作品的协调和一致性的同时又突出其个人的特色。

 桥社的起源和风格

 桥社的四个主要成员:基西纳(E. Kirchner ,1880-1938),黒克尔(E. Heckel ,1883-1970),佩希斯坦(M.Pechstein ,1881-1955)和施密特-罗特卢夫(K. Schmidt-Rottluff 1884-1976)均出生于1880年代初,二十世纪初,他们因为拒绝当时既定的社会道德规则和艺术规范而走到了一起。那时侯,法国印象派画风在德国盛行,但在这几个年轻人眼里,法国印象派不过是新兴资产阶级喜欢的艺术,充斥着金钱的味道。他们决定用自由的人体与自然元素结合的艺术形式来回应印象派,利用整个夏天的时间到乡下郊外写生,甚至建立起一个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宗旨的团体,他们一起举办展览。实际上很难用一种明显的方式将四个人的作品区分开来, 桥社成员的创作初衷与他们的画风一致,出现在他们画布上的有裸体,风景和自然风景里的裸体,强烈的色彩见证的是强烈的欲望和生活快感。他们用的模特年轻,显得桀骜不驯,面露嘲讽的表情,用简单的线条和暖色调的红色和黄色表现人体,从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桥社的几个画家是从新印象主义画家及梵高、蒙克等人的作品中吸收了营养以后,进而发展出以简化,自然的形体和版画作品的线条为主的简练而明晰的风格。1913年,桥社团体因内部成员意见不合解散以后,佩希斯坦前往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诺尔德到了新几内亚群岛。1917年,凯尔西纳退隐到一个瑞士阿尔卑斯山上,在一个山中木屋里做雕刻以暂时忘记正在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

 桥社存在的时间仅仅只有九年,从时间上来看的确短暂,但在世界艺术史上却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艺术史上看,桥社组织领导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是二十世纪最早出现的具有反抗精神的艺术团体,他们利用艺术,通过艺术来反抗艺术,今天,桥社组织成员画作中表现出来的愤怒情绪和反抗精神似乎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通过在格勒诺布尔的这次大型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特殊的艺术团体的作品风格和他们所代表的崇尚自由的艺术精神。

格勒诺布尔博物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