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在台湾,中国的“一国两制”成了反衬

发表时间:

星期二下午上市的法国世界报在论坛版面刊出了一篇和中国及台湾有关的文章,标题是:“在台湾,中国的“一国两制”成了反衬”。文章由巴黎政治学院的主任研究员弗朗索瓦兹·蒙冉(FrançoiseMengin)撰写。

广告

文章指出,对香港民主运动的镇压,使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有了新的生机,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反对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统一,在1月11日大选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民进党有望获得胜利。

文章写道,在台湾,在进行总统和立法双重一轮普选投票的前夕,民意调查显示,看守总统蔡英文会获得连任。蔡英文的政党民进党反对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统一,与此同时,民进党也没有试图宣布台湾独立,以便保持拥有2350万居民的台湾在事实上的独立。

文章表示,北京当局一直不遗余力地阻挠蔡英文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北京不仅中止与台北的所有对话,还将台湾本已经很少的外交盟友从22个给减到了15个,另外,北京还增加了其在台湾海峡的军事演习,北京似乎是在促使民进党的主要对手、仍然致力于两岸长期统一的国民党恢复执政。

随着民进党在2018年地方选举中的失败,蔡英文的连任似乎是非常困难的事。她在近期民意调查中的人气上升,可以解释的原因,应该是“一国两制”所造成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年初时多次向台湾当局发话,提说已经在香港实施但却被连续挑战了七个月的“一国两制”。对于北京当局来说,台湾和香港的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大陆。

文章继续写道,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除了殖民经历以外,台湾和香港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除了殖民统治,台湾和香港各自的历史独特性还阻碍了台湾和香港之间发展出任何形式的团结互助。

在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台北的外交受到孤立,邓小平向台湾提出的和平统一政策承诺,通过“一国两制”,台湾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之内拥有自治,在国际舞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唯一一个保持主权的国家。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对,在英国撒切尔政府于1982年开始谈判香港殖民地的归还时,“一国两制”这一方案随即被建议给了撒切尔政府,伦敦感到满意,觉得这一制度能够长远的保护英国的商业和金融利益。

实际上,在英国殖民者遗留下来的所谓法治国家中,法律并不是一般意志的表达。香港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制度”保障基本自由,但又没有一个代表当地居民的政权。在回归敲定之后,1989年天安门屠杀在香港产生的团结情绪,加速了后期的分裂,且并未产生脱殖民化所伴随的地方利益的融合:工商界将效忠于中国的中央力量,而民主反对派则立即将香港的民主化与大陆的民主化联系起来,且没有提出独立主张。但是现在,在反复的抗议运动中,对普选的诉求不是没有孕育出要求独立的愿望。

相反,在台湾,开始于1987年的由国民党改革派发起的民主运动,通过将虚假地代表整个中国的政权重新集中到台湾岛选民身上,定期普选,从而实现了台湾的独立。台湾当局寻求与中国共存,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头版头条

法国政府的退休改革方案所引发的交通大罢工仍在持续。星期二,法国总理菲利普和各工会的代表们进行了新年伊始的第一次商谈,不过,会后,没有宣布任何的进展。1月9日星期四,是各工会号召进行跨行业大罢工的全国行动日,因此,退休改革仍然是星期二下午上市的法国世界报的头版头条,该报强调,法国议会的执政多数敦促总理菲利普找到妥协方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