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新冠病毒疫情在信息迷雾中减速扩散

发表时间:

困扰中国两个月同时也在世界各地引发不安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似乎扩散速度减慢。根据中国20日公布的官方统计数字,最近24小时内,中国全境新增死亡病例为114例,港澳两地疫情不在此统计数字之内。而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为349例。与此前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三千的速度相比,确实可以说新增病例增速明显下降。但基于各界对中国信息透明度的怀疑,这个呈下降趋势疫情数据是否真如官方表态那样令人放心则是未知数。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19日发起全球联署“我要言论自由”,要求中国立即废除审查制度。

中国外长王毅2020年2月20日在老挝万象出席新冠肺炎疫情东盟十国加中国外长特别会议。
中国外长王毅2020年2月20日在老挝万象出席新冠肺炎疫情东盟十国加中国外长特别会议。 REUTERS - STRINGER
广告

数字迷雾

应该说中国的疫情统计数字是一个需要不断揣测虚实的谜。随着疫情不断扩大,北京当局发出了要严惩瞒报疫情官员的威胁,并迅速在疫区采取了人事变动。疫情重灾区湖北省卫健委书记和主任双双被免职两天之后,2月13日,湖北省单日确诊病例激增1万4千多人!根据官方解释,其中原因是国家卫健委推出了第五版诊疗方案,诊断标准要同时纳入临床诊断。几天之后,卫健委的诊疗方案又有了第六版。2月20日,卫健委通报的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为349例,是最近一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应该说随着各项防疫措施出台,疫情发展减速并不令人意外。但奇怪的是在此之前,仅湖北省同天通报的单日新增病例就是628例!这279例的数字之差的令各方十分困惑。官方的解释是这279例病人在肺部胸片检查被确诊后,核酸检测呈阴性,因此排除出感染病例统计……

封城防疫还是复工复产?

在数字之谜之外,中国政府的现行措施有时也令人感觉相互矛盾。为防止大规模人员流动扩大病毒传播,中国政府先是宣布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10日。全国各大省市相继做出了大中小学校延迟开学的公告。而上海、北京、南京、温州等不计其数的城市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人员出行的封城措施。作为首都的北京近日还宣布所有进京人员都应隔离14天。从目前传出的消息看,每年三月5日启动的人大政协两会可能也将延期举行。但与此同时,自2月10日春节长假结束起,中央政府一方面强调防疫不要过头,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企业尽快开工。从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的报道来看,浙江有些地区为响应中央政府的复工复产号召,甚至以支付路费、包高铁、专机接运等形式各样的措施,鼓励员工返回……在世界卫生组织尚不敢预言疫情达到峰值的情况下,中国当务之急,是应当减少人员流动,避免疫情扩散,还是应当尽快复工复产?眼下的中国是否确实具备恢复经济正常运作的条件?

中央政府的矛盾措施显然也是迫于随疫情而陷入停顿的经济带来的压力。连日来,许多在中国的外国企业纷公布数据,盘点新冠疫情给商业运作带来的困难以及可能的相应损失。对于中国各大小企业来说,情况只能更糟。

舆论导向

多重压力下,中国政府按照惯例,加强了舆论攻势。对外,中国驻英国大使几天前乐观地表示疫情可控、可治,并批评英国反应过度之后,中国外长王毅20日又借在老挝万象与东盟十国外长会晤之际,针对中国新增感染数字大幅下降表示,中国的防疫措施奏效,已经有力控制了疫情,中国政府不仅在保护本国人民,也在保护世界人民……

在国内,政府高调宣传防疫努力的同时,当局对民间舆论审查进一步收紧。社交媒体微博上,越来越多的转发内容中途失踪;著名作家方方记录封城生活的“武汉日记”受到网友热捧,也不断被网警删除;《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日前更因为一篇文章的标题刺痛政府敏感神经,而被勒令离境……

但舆论钳制更增添人们对官方说法的不信任。网络上关于疫情的各种消息与假设不计其数,四处传播。这些内容究竟是假新闻?是阴谋论?还是遥远的预言,正如李文亮医生此前因披露疫情而被指责造谣?不断升级的网络审查激发网民的想象力,许多初看非常奇怪的新名词应运而生,为的是绕过名目繁多的敏感词和删贴遭遇……

2月19日,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发起全球联署“我要言论自由”。联署信呼吁中国政府废除审查制度,因为“许多人都质疑审察制度可能大大延缓了当局应对病毒爆发的效率,并将人们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