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企业回归本土在西方已成强烈诉求

发表时间:

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27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最凸出的内容,但各报头版侧重各不相同。《费加罗报》针对最新的疫情统计数字,试图回答问题:疫情是否已接近尾声?《解放报》凸出关于氯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疗效的争议;财经报刊《回声报》全面介绍法国政府最新推出的支持电动汽车制造的经济措施;天主教报刊《十字架报》则目光转向疫情之后,世界各地都可能面对的饥荒威胁;法共《人道报》分析欧洲联盟推出的经济振兴基金背后的附加条件,认为,这笔数字可观的措施可能很难真正到位。各报今天没有关于中国的特别报道。但新冠疫情让很多国家都清楚意识到了他们对中国的依赖,开始思考是否和如何让企业回归本土。《十字架报》和《回声报》都发表报道,介绍相关思考。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企业回归本土已成强烈诉求

《十字架报》的文章指出,西方各国都开始有一种共识,那就是让一部分企业重回本土,法国尤其如此。而且这已经不仅仅是希望,而是一种强烈的诉求。各种民意调查都显示,支持至关重要的企业回归法国的民众达到80%,甚至是90%。美国等一些其它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当然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的口罩危机,以及对药品匮乏的担忧。人们意识到超过三分之二的药物有效成分都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但文章指出,企业回流其实有很多障碍,不是所有企业都应当回流,某些企业在法国要承担的税务也比欧洲邻国多,而且也未必有很多人支持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回国。而在这些问题上,经济专家意见分歧,各执一词。工会组织法国职员工会-管理人员联合会和执行人员总工会CFE-CGC钢铁行业负责人指出,欧盟推出的重振经济方案可以逆转企业外迁潮流,但也必须同时抬高进口价格,比如增加碳稅,以保证本地企业可以与那些社会与环境标准不同的国家的企业公平竞争。

业大规模本土很具体落

《回声报》重点介绍了法国外贸保险公司coface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报道指出,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重新布局产业链的愿望前所未有的强烈。中国可以说是这种投资重新分配趋势的导火索。一方面有中美紧张关系,这已经迫使一些企业迁往越南或其它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有中国企业年初由于疫情而全面停工。中国如今无所不在,许多国家都开始思考重新布署企业的所在地。Coface的这份研究报告显示,包括苹果集团或现代汽车集团在内的各国企业都意识到了他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与此同时,各国的禁足抗疫措施,以及限制医药和粮食出口措施,都导致全球货物贸易流动大幅减少。但是,报告认为,产业大规模重回本土具体落实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尽管各国间的生产成本差异最近20年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可观。2000年时, 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6%,如今大约是30%。在当今世界,各国各有分工,各自在一些领域发展了专项技能和生产能力,很难很快在短期内迁往他处。报告认为,中国因此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无法取代的地位。

该报也报道了印度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想要离开中国的企业赴印度投资的努力。但分析人士对印度取代中国的能力抱持怀疑,尤其是印度目前不是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成员。印度相对于其亚洲邻国唯一的优势是其国内的广大市场。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各国都在加速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中原本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的氯喹和羟氯喹尤其吸引了广泛关注。但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此药不仅治疗新冠肺炎无效,而且可能很危险。法国政府听从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的意见,决定停止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该药,从而否定了法国马赛病毒专家拉乌尔此前再三支持的羟氯喹治疗方案。《解放报》针对围绕此项治疗方案持续不断的争论发表社评文章,认为相关争议已经超出了科学范畴,变成了一种政治化的游戏。一方面,支持拉乌尔方案者照搬 “以小抗大”,“以底层对抗高高在上者”的姿态,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的医学专家,如果不是因为对药效确实有怀疑,人们看不出这些专家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拒绝对治病有利的药物。作者认为,这种在危机背景下的游戏应当到此为止,只有按照游戏规则的、有对比的研究才是判断标准。在此之前,自然应当谨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