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维园烛光终亮起 白宫:悲剧不会被遗忘

发表时间:

六四31周年,悉尼、台湾、巴黎等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一如往年举行,而被禁的香港维园为89死难者守夜活动在备受关注下终得以进行,对这一活动的官方禁令是30年来以新冠疫情“限聚令”为由的首次。但六四晚间,数千香港人不顾当局禁令,翻越围栏和障碍物,进入维园秉烛纪念,公开反抗北京对香港愈发收紧的控制。评论认为,在中国强硬推进港版国安法的今天,港人愤怒和悲痛的公开表达更具意义。

戴着口罩的抗议者参加烛光守夜活动,以纪念1989年天安门事件31周年。此前,警方以新冠疫情为由拒绝了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大规模年度守夜活动。2020年6月4日。路透社/兆隆(Tyrone Siu)
戴着口罩的抗议者参加烛光守夜活动,以纪念1989年天安门事件31周年。此前,警方以新冠疫情为由拒绝了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大规模年度守夜活动。2020年6月4日。路透社/兆隆(Tyrone Siu) REUTERS - TYRONE SIU
广告

“我们有责任纪念和悼念,”一位51的维园参与守夜者向纽约时报这样表示,她说,“我们需要让活着的人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失去的孩子和亲人。”

周四晚上8时,维园内的各个足球场站满了前来守夜的参加者,但他们保持相互间一至两米的距离,与往年数万人聚集、灯光闪烁辉煌相比,相对疏落。他们点燃蜡烛,为六四死难者默哀,一些人举着“平反六四”、“结束一党专政”的标语,而在经历了一年“反送中”示威后,今年的集会也出现了更多“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五大诉求、缺一不可”、“香港独立”等标语口号。据报道,除了维园外,香港旺角、尖沙咀、荃湾、青衣、葵芳、屯门、大围等多个区分,也都有悼念“六四”活动,出席人数由几百人到上近千人不等,首次呈现了纪念活动在香港的“遍地开花”。这一纪念花开同样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台湾的台北的自由广场等,世界多地当晚都有不同规模的纪念活动。

香港警方周四没有对维园的守夜活动干预,其它区的纪念活动除了在旺角发生有示威者一度与警方的冲突、若干人被拘之外也都大致和平进行。

就香港六四纪念活动今年的举行,法国战略基金会研究员尼凯(Valérie Niquet)这样向本台表示:“保持这一动员活动的延续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最终守夜活动以有限度的方式得以进行显示了民意的动员在香港始终活跃。因为,北京对1989年学生运动的镇压始终受到香港民意的批评。更进一步的是,现今香港自身受到威胁,有关国家安全的立法即将在香港实施,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减香港人批评的自由权利和游行的自由权。今年对维园守夜活动的管控 应对 相对宽松,此前几天在香港其他的几个示威活动受到的压力更为强硬,但并不排除未来国安法在香港实施后,北京完全可以以更强硬地方式禁止类似的示威。”

对于北京没有对周四晚间民众违反“限聚令”而采取强硬措施的原因,尼凯的分析是:“显然,新冠疫情的因素导致参与者为数不多,加上官方对活动的禁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应注意的是, 守夜活动的最终举行显示民众动员反对这一即将实施的国安法,该法将从深层次改变对香港实施的一国两制,而我们同样可以见证的是,对这一守夜活动没有采取大规模强制措施,我也许可以说,北京和香港当局克制采取对香港示威者的应对,只是为了显示与美国的不同,证明其在大幅宣传中所表现的那样,即美国身陷血与火的动荡之中,而他们今天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控制香港的局势,我想这符合这一逻辑,而同时的确现实的示威活动规模也相对有限。”

被尼凯指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国,的确正面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致死而引发的空前社会动荡,周四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的首场追悼会备受关注,悼念活动遍及美国各地,但美国官方在六四之际对中国的表态施压并未减弱,除了美国众院议长佩洛熙等多名议员一如既往在六四之际发表声明悼念和敦促北京公布真相之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更是在六四前夕会见八九民运的学生王丹、李恆青,李兰菊,以及作家苏晓康等人,以史上首次美国国务卿公开接见的方式,表达对中国民主化的关切,被认为极具象征意义。蓬佩奥此后在推特公布此次会见的合影照片,在他按惯例通过国务院发表的有关六四声明中表示,“美国与渴望能有保护人权基本自由及人类尊严政府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周四晚间,白宫也就六四31周年发声明表示,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国学生“惨案”是“不会被遗忘的悲剧”。白宫呼吁中国纪念那些死去的人,并提供1989年6月四日天安门事件当天有关死亡、被拘留或迄今依然失踪人士的全部情况”。

白宫发言人凯里·麦肯尼说,“中共屠杀没有武装的中国平民是一场悲剧,这不会被遗忘。”白宫声明同时也呼吁北京“停止对数以百万计的少数宗教群体和少数民族的系统性迫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