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风险共担:欧盟联合订购尚在研发的欧洲新冠疫苗

发表时间:

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四个欧盟成员6月13日与全球领先制药公司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签署合同,预先订购3亿支该公司尚未开始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既是希望保证在新冠疫情再次来袭时及时防疫,也是希望在激烈的全球疫苗研发竞争中,支持欧洲企业。

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四个欧盟成员6月13日与欧洲企业,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签署合同,预订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
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四个欧盟成员6月13日与欧洲企业,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签署合同,预订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 REUTERS - Dado Ruvic
广告

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的疫苗的确尚未进入临床试验。但该公司近日表示,相关研发试验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几周将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在英国以及疫情严重的巴西,针对五万志愿者进行实体试验,预计在9月份可以得出试验结果,并在今年底提供疫苗。这是目前预期中可以最早出台的疫苗方案。尽管此前经验表明,众多疫苗研发试验都中途夭折,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研发方案是否能成功通过临床试验,成为可以推向市场的疫苗因此也是未知数,但是疫苗研发及投产需要大笔资金。鉴于新冠疫情的传播速度,要想及时获得足够的疫苗,提前投资成为必要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单独承担可能失败的资金风险。

根据意大利卫生部长透露的消息,欧盟四国以7亿5千万欧元,向阿斯特捷利康公司首批订购3亿支新冠疫苗,如果需要,可以加定1亿支。欧盟27个成员国届时可以视各自情况,分享这4亿支疫苗。

提前下订单保证欧盟国家可以获得比较合理的价格。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保证不在此疫苗上谋求盈利。该公司在法国的负责人此前向法国媒体表示,疫苗价格可能大约是每支两欧元。

不过,欧洲联盟并不想孤注一掷,同时也在与世界各地其他药厂谈判,订购可能的新冠疫苗,防止在疫情再度来袭时,再次措手不及。

目前无法确定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的研发是否确实能在年底带来可靠的新冠疫苗,但欧盟四国联合行动,预下订单承担风险的举动值得关注。公共卫生并不在欧洲联盟的职权范围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疫情初起时,成员国各自孤军奋战的混乱局面。几个月内,这场疫情已经在欧洲夺走了近19万人的生命。一周前,成员国接受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决定联合提前订购尚未完成研发各个阶段的疫苗,保证在必要时可以以合理价格,获得足够疫苗,避免新冠疫情初起时各国面对的口罩等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欧委会也准备利用为因应疫情而解冻的24亿欧元紧急救助款项,支持这次联合行动。不过,这次联合行动显然并不意味着公共卫生进入欧洲联盟的行动范围。一些成员国特别强调,公共卫生将仍然是各国政府的主权职能。

这此联合提前订购行动可以说也是欧盟支持欧洲企业的一次具体努力。新冠疫情让不少发达国家意识到他们对中国、印度等劳动力低廉市场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医药领域。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源自瑞典和英国两家制药公司的合并,是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该公司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将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而未来生产,也将立足欧洲。欧委会15日发表的一份公报指出,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研发中的疫苗的活性成分,也就是有效成分,将在比利时生产。根据这份公报,未来承担生产的企业是法 国诺华赛公司。诺华赛是欧洲医药业病毒载体生产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已经与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就未来的疫苗生产签约。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开始投资支持本国企业的疫苗研发。德国政府近日决定投资3亿欧元,参股本国医药研发公司图宾根州生物技术公司CureVac;法国总统马克龙本周二也前往里昂,视察法国医药界龙头企业赛诺菲医药集团,支持该集团的疫苗研发努力。

新冠病毒疫情来势凶猛,也激发世界各地竞相研发疫苗,竞争十分激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目前有十个研发疫苗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很难说哪一个项目更有可能成功。就在欧盟决定预订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三亿疫苗之际,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 也表示,该公司研发的疫苗今年7月进入试验最后阶段。中国更是这场疫苗研发角逐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中国官方媒体6月10日的报道,中国5个已经开展临床实验的疫苗有望今年7月陆续完成二期临床实验。之后应当还有三期临床实验。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