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日韩菲领导接连访美 华盛顿深耕印太布局

发表时间:

俄罗斯去年二月份以来对乌克兰的入侵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走向,俄罗斯成为众矢之同时,欧洲及全球的地缘政治也在发生巨变。在亚洲,随着中国势力日益增长,以及朝鲜半岛,台海和南中国海上不断出现的危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下,亚洲多国正在加强与美国的联盟关系,显示出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新格局雏形。

拜登接见访美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
拜登接见访美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 AP - Brendan Smialowski
广告

今年以来,前往美国访问的亚洲国家领导人就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和菲律宾的总统小马科斯。

安田文雄:中国是日美两国的"核心挑战"

首先是一月份, 白宫迎来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本今年G7轮值主席国,岸田政府为当好东道主,正积极在全球各地穿梭访问,其中包括美国。

1月13号,拜登在白宫与岸田文雄举行会晤。拜登称美日两国关系从未如此密切。拜登告诉岸田文雄说,“美国全面、彻底、完全地致力于美日联盟。

分析指出,面对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担忧以及围绕台湾和朝鲜的紧张局势,美国和日本在拜登和岸田文雄会面前就展示了在国防上的 "战略一致",华盛顿宣布在2025年前向日本冲绳岛部署一支海军陆战队快速反应部队。由于日本对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越来越关注。在元首会面前,美日举行了2+2会谈,会后联合声明称:“中国的外交政策寻求重塑国际秩序,使之有利于自身,并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行为引起了(美日)联盟和整个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是印太地区最大的战略挑战。”

日本在去年12月批准了对其国防理论的重大修订,日本的军事改革计划将使国防开支增加一倍,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加强其 "报复性 "能力,包括在受到攻击时瞄准导弹发射场,并采购可打击1000公里外船只或陆基目标的导弹。这个修订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二战结束后通过的日本和平主义宪法,原则上禁止日本获得一支真正的军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美国 "热烈欢迎 "日本的新防卫态势,并成两国之间的安全和防卫协议也适用于太空。日本外相在华盛顿表示,面对 "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的新时代,部长们欢迎 "现代化的联盟"。

拜登与岸田文雄在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今天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拜登重申,根据《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美国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保卫日本,这也适用于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

声明指出,印太地区面临越来愈多挑战,从中国不符合国际秩序的行为,到朝鲜的挑衅。声明也提到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发动的不公正和残酷的侵略战争。"强烈反对在世界任何地方,以武力或胁迫方式片面改变现状的任何企图。"

岸田文雄随后在华盛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演讲时表示,中国是日美两国的"核心挑战",并认为日美和欧洲必须在处理中国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

他也强调抵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重要性。岸田文雄表示,如果片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未受到挑战,同样的事情也将在其他地方发生,包括在亚洲。

路透社指出,这显然是指中国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企图。

有分析认为,美日两国是军事同盟,像是一个矛和盾的组合,“以前在抗衡威胁时,美国是矛,日本是盾;现在日本也将成为一些矛的部分,那么美国作为矛的角色负担可以得到减轻”。

美日同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中国,以及日益增长的台海冲突的风险。台湾海峡是日本进口天然气和石油的重要航道,日本冲绳的与那国岛距离台湾宜兰只有约100公里,一旦该地区出现战事,将严重影响日本的经济和安全。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说,“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

随著美中两国在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日本越来越担心受到拖累。去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在台湾周边举行了大型军事演习,向冲绳附近水域发射了五枚弹道导弹,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表示强烈抗议。

尹锡悦继续夯实韩美同盟 签署《华盛顿宣言》

如果说岸田文雄对美国的访问时他一系列对欧美国家访问中的一站的话,韩国总统尹锡悦为期四天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更加正式,尹锡悦此次访问宗旨就是纪念美韩同盟70周年。在朝鲜的导弹和核威胁,以及中国实力的增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的背景下,尹锡悦访美也为韩美进一步的结盟打下基础。

4月26日,尹锡悦和拜登在白宫首脑会谈上就创建韩美间建立“核磋商小组(Nuclear Consultative Group:NCG)”达成了共识,还发表了《华盛顿宣言》。在首脑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尹锡悦表示:“韩美两国承诺,在朝鲜发动核攻击时,将立即举行首脑磋商,通过协商,使用包括美国核武在内的同盟的所有战斗力,采取迅速、压倒性且决定性的应对。他表示,”为了应对核危机的状况,韩美决定进一步发展模拟军事演习。”拜登则表示,对尹锡悦大胆且有原则的对日外交决断表示感谢。此举将加强韩美日三方的伙伴关系。

日韩关系升温

的确,日韩两国之间有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慰安妇,战时强征劳工诉讼等都经常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导火索,但是这两个历史宿敌今年三月中旬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的访日让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的突破。

尹锡悦和田文雄在东京举行的峰会是12年首次,凸显对朝鲜频繁发射导弹以及对中国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的担忧,拉近了美国这两个盟友的关系。当日本和韩国的领导人相视一笑,都同意将一个世纪的艰难历史放在一边,以共同应对地区的安全挑战时。尹锡悦在访日后内阁会议上表示,就历史问题,日本已经反省。他强调“韩日政府必须努力去除妨碍关系正常化与发展的障碍”,并表示将加紧解决两国间的难题。4月24日,尹锡悦再访美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中谈及韩日历史纠纷式指出,拿百年前的事情(对日)“说绝对不行”,“要求必须下跪(请求宽恕)”的这一观点令人无法接受。他还指出,韩国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太过紧迫,不能推迟与日本的合作。

韩国做出了姿态,日本也有回应,日本共同社引述多名日韩外交消息人士4月29日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7至8日访韩,并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报道称,考虑到屡次发射弹道导弹的朝鲜以及军事活动活跃的中国,力图加强日韩安保层面的合作。此外将确认促进经济合作。放眼5月19至21日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广岛峰会),也有意向国际社会展现日韩关系迈向改善。今年3月的日韩首脑会谈就恢复首脑互访的“穿梭外交”达成了共识,岸田此行将成为开端。

报道称,日韩首脑将商定日韩、日美韩三国展开安保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基于美韩首脑会谈的成果,美韩确认了包括核在内加强防卫韩国的延伸威慑。日韩首脑预计还将确认反对中国大陆对台湾加强军事施压的态度。日本共同社指出,岸田已邀请尹锡悦出席广岛峰会的扩大会议,还计划举行双边会谈,欲通过频繁对话彰显首脑关系亲厚。

当韩日领导人相视一笑泯恩仇之时,东亚的中日韩三国演义已经呈现出了另一种局面。在中美天平上,韩日显然已经做出了选择。

菲律宾转向传统盟友

做出同样选择的可能还有菲律宾。韩国总统前脚刚离开美国,华盛顿迎来了菲律宾的总统小费尔南德 马科斯,马科斯去年当选后,今年一月份曾对其庞大的邻国中国进行访问,尽管如此,但小马科斯与其前任,杜特尔特的疏远美国亲近的做法显然不同。如果说韩国和日本因为朝鲜和阴影和台海局势靠近美国的话,菲律宾则是与中国在南海上不断发生主权争议的国家,小马科斯上台后也对南海主权议题做出了不放弃一寸土地的命令。四月份,美菲刚刚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演习的最后一天,小马科斯坐在美国大使旁边,观看炮兵部队击毁附近的一艘目标船。纽约时报,这是十年来菲律宾总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联合军演,传递出的信息是明确的:多年来,菲律宾政府对中国解决与菲律宾领土争端时咄咄逼人的行动基本持容忍的态度,而现在,菲律宾政府再次转向其历史最悠久的盟友——美国

数十年来,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资源丰富的岛屿和重要的捕鱼区存在争端。但在菲律宾,北京占领南海岛礁和浅滩的努力可以说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敏感。

2021年对1200名菲律宾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人认为菲律宾政府在南海争端上“做得不够”。当时,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地持亲中立场,称自己不能卷入一场自己赢不了的战斗。

国际战略研究所印太防务与战略高级研究员尤安·格雷厄姆表示,“发生变化的是,菲律宾已经得出结论,它需要美国作为制衡中国的唯一现实手段。”

菲律宾今年的国防预算只有42亿美元左右,而且几乎没有中国所拥有的高性能武器。但它已经从印度购买了几枚布拉莫斯远程导弹、从韩国购买了两艘配备反舰导弹的护卫舰。以色列则为它提供了防空导弹。

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宣布将新增四座美军可以进入的军事基地,其中三个面向台湾,一个面向南海,刚刚结束的联合演习是两国在安全合作方面采取的又一重要步骤。

就在菲律宾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期间,中国国外长秦刚访问菲律宾,向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传达了一个严厉的信息,要马尼拉必须“妥善处理”与台湾和南海有关的问题,并履行之前不选边站队的承诺。

纽约时报分析说,美中关系降至多年来的最低点之际,菲律宾渴望靠近美国。在整个亚洲,各国政府对这些紧张局势越来越焦虑,尤其担心中国可能入侵台湾。在马尼拉,人们更加担心这样的袭击对菲律宾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菲律宾最北端有人居住的岛屿距离台湾只有150公里。

菲律宾陆军司令小罗密欧·布劳纳中将在接受采访时更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让人大为震惊。“很多人都说,俄罗斯不可能入侵乌克兰,”他说。“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们必须为任何可能的威胁做好准备。”

日本,韩国和菲律宾明显转向美国寻求面对中国的保护时,澳大利亚也在转变国防策略,4月24日公布一份《国防战略评估》(Defense Strategic Review)报告中包括澳大利亚国防策略,从“防御型”变为“进攻型”,以应对正在变化的地缘政治。整篇评估中,直接提及中国 9 次。

美国深耕在印太传统盟友,拜登总统还将出席5月中旬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然后前往悉尼参加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组成的 "四方 "对话机制峰会。

在这样的局面下,分析称亚太“小北约”正逐渐成形或许不算夸大其实,中美两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也势必会出现新的局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