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中日撞船事件使紧张的两国关系再度升级

发表时间:

国际纵横
国际纵横 RFI
广告

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中日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与一艘中国渔船相撞,扣押中国渔船并逮捕船长。中方多次与日方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领土主权争议高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日关系大局造成严重冲击。”她并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对在该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中国日报》的社论称,如果日本当局在该事件上继续采取强硬立场,中国社会正在酝酿的愤怒情绪,可能滚雪球似地演变为大规模公众抗议。中国人民大学中日关系专家黄大慧说,此事很容易令紧张关系升级,并激起中国国内舆论的愤慨。黄大慧说,中国民众会觉得作出任何让步都是错误的,日本舆论也会这麽认为,这样很可能引发摩擦。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上周五表示,日本应立即无条件放回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的包括船长在内的全体中国渔民和渔船。 杨洁篪当天照会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香港《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钓鱼台撞船事件致中日冲突升级,双方都难退让.在美日联手下,中国在外交与军事都被遏制,除非北京能分化美日.中国方面,对近月连串在自家门口的美韩军演,国民碍于中美实力悬殊,只能口头发泄.但日本涉及侵华历史,中国国民对其反感情绪大得多,容不下日方再作挑釁。此外,钓鱼台风波牵涉中国主权,维护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绝对不容退让、不容示弱,必须强硬应对.若北京欲息事宁人,将被国民指摘软弱. 日本方面,执政民主党将于一周内进行党魁竞选,继任者将成日本首相.现任首相菅直人上任仅三个月,面对党内实力雄厚的小泽一郎挑战,他必须以强势作风赢取民意,藉此扳倒对手,故他不会在钓鱼台事件上退让. 由眼前形势已可预见,中日未来10年在钓岛的冲突只会进一步恶化.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抛离日本,民族尊严将驱使中国国民在钓岛问题上更加企硬,北京亦要顺应民意.日本经济迷失20年後,势将再低沉10载,民心思变,易造就强硬右翼民族分子上台,外交上号召国民抗中。日本与中国的碰撞,背後涉及中美角力.若美日联手遏制中国,中国在外交军事将遇重压,有报导指美日年底将在钓鱼台海域附近进行军演.中国要解困,最佳方法是远交近攻,分化美日.美国大打日本牌,既要压制中国崛起,亦图经贸利益,中国要用经贸优惠、外交斡旋,化解美日联盟,当中极为困难.如何拆解此中、美、日三角关系课题,既考验中央领导人智慧,亦是中国崛起最重大挑战。

日本政府7月10日发表的2010年版《防卫白皮书》中称:“中国一直在加强它的海上活动,包括在日本附近水域的活动。中国国防政策缺乏透明度及其军事活动是本地区和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该报告称,中国的国防开支在过去10年翻了近两番,而日本的国防开支缩减了4%。日本23万士兵的军队规模与德国的大体相当,但只是中国军队规模的十分之一。日本目前正对其国防政策进行审查,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这一工作。这是日本五年多来首次进行国防政策审查。日本军队自二战战败以来一直受到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国防白皮书发表之际正值中日双方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进行交涉之时。日本在其国防白皮书中把中国不透明的国防政策及军事动向定位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关切事项”,较之前有关中国军事力量“值得关切”的表述更为深入。这显示出日本对随着经济发展军事迅速崛起的中国怀有强烈的戒心。不过也有人怀疑这是日本防卫省希望借“中国威胁论”来获取防卫预算。白皮书着重强调了中国海军在日本近海的活动,逐一介绍了中国舰艇在冲绳附近海域日渐增多的航行事例。白皮书援引了今年4月中国《解放军报》的报道,称中国在冲绳周边海域实施的航行训练是试探日本政府及舆论反应的一种“心理战”。此外,白皮书还提及了中国军方参与载人航天计划和组建网络战部队等动向。防卫相北泽俊美当天强调,中国军力正在急剧增强,“白皮书对此进行了明确记录,并写入了应对方法,对现状进行了确切地表述”。菅直人首相8日在自卫队高级干部会议上也指出,不断增强军备的中国是“不透明和不确定的因素”。防卫省由于财政困难面临着削减预算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中国威胁论”与试图获取防卫预算有着密切关系。白皮书还谈及应加强西南诸岛附近的岛礁防卫,担忧冲绳县宫古岛以西“没有部署部队,已成为一种防卫真空区”,。防卫省已在2011年度预算概算中申请了 3000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242万元)用于部署自卫队的调查费。日本政府还有意通过突出对中国的戒心来帮助修复日美关系。北泽俊美明确表示,从中国军力的增强及海洋活动来看,在冲绳驻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

路透社最近指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对中国经济依赖度加深,同时却对中国军事影响力扩张深感不安,这令两国关系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中国经济互相依赖,若关系恶化,对双方均不利,因此两国有理由确保关系保持在正常轨道中。天普大学东京校区亚洲研究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日本当然希望加强两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8月时,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报导充斥全球媒体头条,这突显中国的崛起,有些人甚至怀疑日本能否保住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而日本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减少、政策不力等问题,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去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总出口将近20%,超过了对美国出口。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指出,到2026年,该比例可望升至35%,届时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且日资在中国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在中国市场销售。这名负责人表示:“对日本公司来说,中国越来越重要,不仅是作为‘世界工厂’,而且还是‘世界市场’。”

但日本侵华历史,以及当前两国资源争夺和领土争议,不时影响到两国关系。虽然两国经济联系加深,日本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戒心却加重。 《中国日报》8月一项调查显示,52.7%的受访中国人认为日本构成军事威胁,而70.8%的日本人视中国为军事威胁。东京大学一名教授说:“过去20年日本军事预算保持稳定,中国的军事预算却增加了20倍左右。这样的差异可能破坏平衡,其实这已经造成了东海和南中国海的失衡局面。”协助日本政府审视防务政策的专家小组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但措辞颇为克制,这也反映出日本在平衡经济利益和安全隐忧方面进退维谷。另一名早稻田大学单教授说:“日本在安全方面的政策需考虑周全。一方面,要清楚不友好、不和平的行为要付出巨大代价,必须与美国一道保持积极防御的姿态。”“但与此同时,只要谈到中国,所有人都知道,从经济角度而言,中国对于日本、美国、地区乃至全球都很重要。” 这对日本执政党--民主党来说非常棘手。民主党在竞选时曾承诺打造与美国更平等的关系,同时要改善与中国等亚洲邻国的关系,这令美国一些人担心,日本新政府可能向中国靠拢。专家称,日本可能在依赖美国军事保护伞的同时,加强日本自身武装力量,另一方面又寻求改善中日外交关系。日本《朝日新闻》最近发表文章说,日本人口呈减少趋势,国内市场发展前景暗淡。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被日本视为实现经济飞跃和再生的大舞台。为拓宽销路和交流技术,日中企业加快了合资步伐。中国正致力于建设节能和安全的社会,日本可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日本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曾因政策失误导致泡沫出现,中国也希望参考其经验教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