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苏丹公投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

发表时间:

非洲国家苏丹南部地区最近举行了公民表决,公投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选民支持苏丹南部独立。有关的统计显示,有99%的选民支持苏丹南方与北方分离。

国际纵横
国际纵横 RFI
广告

据路透社报导,在南苏丹76县中,有7个县的投票率竟超过100%,显示有重复投票的情形。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投票率超过105%的投票所,选票将查封重验,但即使排除这些地区,也很明显知道南苏丹人赞成独立。流亡欧洲各地的苏丹侨民也参加了投票,超过97%的人支持成立新的国家。这次苏丹公投,从9日起一连进行7天,每天从上午8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 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方自治区主席萨尔瓦基尔表示,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他还呼吁民众要有耐心。1.7万名苏丹观察员和1500多名国际观察员对公投过程进行观察和监督,中国也派团观察了此次公投。南部苏丹有可能于今年7月成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联合国安理会1月26日就苏丹局势听取了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哈雷的汇报。哈雷指出,南部苏丹公投的初步结果显示,大多数投票人赞成南方与北方分离。哈雷同时对阿卜耶伊的局势表达了关注,并指出该地区地位的不确定有可能使暴力重演。哈雷在汇报中指出,南部苏丹公投正处于计票阶段,按计划公投初步结果将于2月2日公布,最终结果将于2月7日揭晓。哈雷在讲话中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和第一副总统基尔将于27日就阿卜耶伊问题举行会谈表示欢迎。苏丹南北内部冲突自1983年爆发以来,在许多方面使苏丹遭受重创。这是非洲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引发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和人道主义灾难。200多万人在冲突中丧生,45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但经过多年战争,也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苏丹政府与南部主要反叛运动“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从2002年开始和平会谈。在政府间发展管理局的主持下和“三架马车”(美国,英国和挪威)的支助下,苏丹和平进程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月南北双方签署 « 全面和平协议 »,结束了苏丹持续了20多年的内战。根据《全面和平协议》规定2011年1月9日举行两次全民投票:一次是让南部苏丹人民投票决定统一或分离,另一次是决定阿卜耶伊地区是否仍然属于北部或成为南部的一部分。前者是《全面和平协议》进程的关键成果。后者将在相对较小、人口稀少,但非常有争议的领土上进行。阿卜耶伊地区应在1月9日举行公投,决定其归属。 但因各方在选民资格等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公投未能如期举行。

由于中国与苏丹关系密切,所以此次的苏丹公投也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在公投前中国外交部就表示,中国将在苏丹举行公投时派团赴苏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应苏丹北南双方邀请,中方将派团赴苏丹观察南方公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时,中美两国1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其中还特别提到苏丹问题,联合声明强调,中美双方同意全力支持苏丹北南和平进程,包括全面有效落实《全面和平协议》。双方强调各方应尊重自由、公平和透明的公投结果。中美双方对达尔富尔问题表示关注,认为应推动达尔富尔地区政治进程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以促进该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妥善解决。整个地区继续保持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北京是苏丹总统巴希尔的盟友,前不久中国联合其他18个国家正式拒绝诺贝尔委员会的邀请,抵制去年12月10日举行的刘晓波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苏丹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中国学者指出,苏丹南部公投对中国非洲既得利益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首先,苏丹本是中国最安全可靠的石油资源,拥有最完整的石油产业链,以苏丹为核心的非洲大陆是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保障,苏丹的分裂是否会在苏丹周边具有同样民族分裂问题的埃塞比亚、乍得、肯尼亚等国家进行“复制”?如果发生连锁反应使非洲产生新的动荡,对中国在非洲的国家战略无疑产生极大的冲击。其次,苏丹石油在南方,中国投资的炼油设备、基础设施在北方,亲西方的南方独立后,不仅可能原油供应难以保证,在苏丹的众多中国企业利益不保,而且在西方的鼓吹下,南方武装相信中国是苏丹政府最大的资助方和军火供应方,这必将影响未来的“南苏丹”与中国的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 杰夫•代尔的文章指出,对中国领导层来说,苏丹问题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才刚刚开始。作为苏丹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发现自己卷入了苏丹深深的内部分歧之中。中国政府以“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为傲,承诺无论他国哪个派别上台执政,都会与之进行商业往来,不会卷入该国国内政治事务。但是,苏丹可能出现的分裂或许会让中国不得不在一个遥远国度扮演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政治掮客角色。在2005年南北双方签署和平协议、结束长达50年的断断续续的苏丹内战时,中国曾希望这将成为苏丹南北方规模更大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前奏。中国投资加速增长。然而,该协议还呼吁将举行公投,同时越来越明显的是,基督教和传统信仰占统治地位的苏丹南部将投票赞成与大体由穆斯林组成的北部分离。通常情况下,中国强烈反对多民族国家的分裂,因为它担心这可能会鼓励本国少数民族提出类似要求(尤其是西藏和拥有众多维族穆斯林人口的新疆),或鼓励台湾走向独立。例如,中国拒绝承认2007年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的科索沃为独立国家。但随着苏丹南部分离出去的可能性露出苗头,中国意识到,自己面临着来自南部独立政府的敌意,该政府将把中国视为其敌方的主要支持者。苏丹南部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投资是站在喀土穆一边对苏丹进行暗中干涉。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保证石油供应不中断,中国扮演起一种更为微妙的角色。它置苏丹政府的敌意于不顾,支持在苏丹部署联合国维和人员,并在朱巴开设了领事馆。最近两年,中国官员和苏丹南部领导人展开了一系列互访,其中“苏人解”主席萨尔瓦•基尔曾两次访问北京。中石油正在朱巴大学建设一座计算机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以中石油冠名。在公投之前,中国驻苏丹大使李成文表示,不管公投结果如何,中国仍将坚持与苏丹北南双方的互利合作,继续推动半个多世纪的中苏友好向前发展。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在苏丹的维和行动,先后派出多批维和人员。李成文说,中国对苏丹的和平前景充满信心。

美国方面,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在苏丹公投前表示,美国非常看好这次公投,希望“建立两个有能力独立生存,并和平相处的国家”。美国政府表示,如果苏丹政府承认其南部公投结果,就将苏丹从支持恐怖主义名单中铲除,并与苏丹实现关系正常化。2009年国际刑事法院向苏丹总统巴希尔签发逮捕令,称其在达尔富尔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苏丹政府则曾表示,无论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做出怎样的判决,苏丹政府都不会理睬,将和任何挑战进行到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南部苏丹公决投票顺利结束表示欢迎。 他说,这是迈向全面实行和平协议的历史性的一步,美国将全心全意帮助预计将获得选民批准的非洲新国家。

苏丹南部的公投也在一些非洲国家中引起不同的反响。乍得总统德比对此次的苏丹南部公投表示不安,认为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先例。他称,就在人们谈论要建立非洲联邦之际,有的国家却出现分裂,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