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改

港府政改咨询被轰如鸟笼忧难达共识

在北京官员就香港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宣示多项条件后,港府推出政改文件,在未来五个月咨询港人对普选特首和2016年立法会选举的意见。港府声称,民意不能离开或冲击基本法的框架,但泛民主派议员反指咨询文件妄自以京官的解释作依据,为政改划定基本法没有的界线,质疑咨询形如鸟笼,而有逾六成港人支持的公民提名则未有列为咨询议题,计划发起多项行动来动员公众,表达对真普选的要求,不一定要受咨询文件制肘。

香港民众示威争取普选权
香港民众示威争取普选权
广告

负责推销政改的香港二把手政务司长林郑月娥可能亦料到泛民主派议员的反弹,昨(4日)午在立法会公布咨询文件和响应议员质询时强调,问题极具争议,期望咨询能收窄各方分歧,若不能就政改方案达成普选共识,令政改原地踏步,「香港人全部是输家」,甚至影响管治和经济稳定。

在名为「有商有量实现普选」的咨询文件中,港府并无列出具体方案,只是就一些方向作出咨询,例如在普选特首议题上,要求公众就提名委员会(提委会)的人数和组成、选民基础、提委会的产生办法及任命特首的程序等七大「可考虑议题」发表意见。

港府强调,咨询是开放的,没有预存立场,但须按基本法及人大决议办事,但本台细数55页的咨询文件,一半篇幅在重申香港的权力来源在中央、基本法的相关规定和人大决议,以至用人大官员对相关条文的理解作为脚注及咨询细项,例如沿用「四大界别」来组成提委会、提委会要「机构提名」应如何达致等。

至于泛民主派人士要求的公民提名则只有寥寥数语在附注提及,指有意见认为,「取得一定数目的合资格选民提名」,可成为候选人。但文件声言,「任何绕过提名委员会的提名程序,或削弱提名委员会的实质提名权的建议,都可能被认为是不符合《基本法》第45条的规定」。有关用词,几乎照搬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月前在港的讲话。

民主派以游行公投迎战政府咨询

民主派亦有备而来,在昨天公布委托港大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66%港人支持公民提名,反对的只有15%,与李飞讲话前的比率相若,而反对由提委会「整体提名」候选人的比率,仍有45%,但赞成者已大幅上升至26%,增幅达十个百分点。

至于民调中有46%人士支持的「取消立法会功能组别议席」和「取消立法会分红点票」等议题,同样没有在咨询文件中有关2016年立法会选举办法中出现。功能组别议席长期被指为不公平,而要求议员修订案须在地区直选和功能组别两大类议员点票中均过半数才算通过的分组点票,亦被诟病是用作阻挠直选议员发挥功能之作。

泛民主派议员和法律学者都认为,文件有引导性,并强将北京官员对基本法的理解作为法律基础,然后据此作为咨询基础,做法不理想,因为有关官员的解读并非法律。泛民议员更在傍晚召开联合记者会,表明「要真普选,不要筛选」,其中,工党主席李卓人指责咨询文件犹如把李飞讲话视为「圣旨」,呼吁市民「以民意抗圣旨」。

更有议员忧虑,港府会扭曲民意,为政府的方案造势,林郑月娥强调,会如实归纳意见,并会公开市民的书面意见。
不过,港府共非没有玩弄民意的前科,在港人争取于1988年实行直选时,政府把数以十万计支持直选的「一人一信」视作「一个」意见计算,令直选推迟至1991年才落实。

为推动真普选,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日前开设「港人讲普选」网上平台,让市民了解、设计和讨论不同的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另外,民间人权阵线已订于元旦举行游行,而「占领中环」行动也会在元旦游行当日举行首次普选民间公投,预计最多可供五十万人参加。其次,公民党将推动市民以「一人一信」方式动员市民就政改表态;民主党将研究动员市民表态;工党会到各区为市民解读政改咨询细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