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中国NGO在法国威立雅总部举牌示威

发表时间:

中国甘肃兰州市四月十一日发生自来水苯污染严重超标事件,测量显示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提供的自来水中致癌物质苯的含量超过二十倍,兰州当局当时切断了对市部分地区的水供应,并且展开全面调查,调查自来水被苯污染的原因。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工作,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姚昕四月二十二日召开记者会,在向兰州居民表示道歉的同时宣布自来水苯污染的原因是由于四号自流沟受到地下汉油污的水侵入所致。公司已经废除自流沟,修建防渗、防油、防锈的铸铁管道以确保供水安全。至此,兰州水污染事件似乎可以就此告一段落。

广告

然而,自来水苯污染事件所激发的民愤却难以平息,继五名兰州居民向兰州法院状告威立雅集团之后,又有五名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的学者再度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威立雅为没有及时公布水污染消息承担责任,并且公布一年来的水质量检查报告。

另外,就在兰州威立雅集团总裁做出公开道歉的第二天,来自中国南京的非政府组织天下公组织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威立雅总部举牌示威,抗议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没有及时向公众公布水质量检查数据,要求威立雅遵守中国的法律。

领衔参加抗议活动的天下公组织负责人于方强当天通过电话向我们介绍了抗议活动的经过。

于方强:我们是在下午两点左右在威立雅环境集团总部门前举牌示威,大约二十分钟之后,就有一位负责公关的女士下来与我们会见。我们和她交换了一下意见,并且把我们的抗议书递交给了威立雅。这位负责人向我们表示,法国威立雅在兰州的威立雅水分集团只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所以,水污染的主要责任应该由兰州市政府这个主要股东承担。另外,她还问我们是否同兰州威立雅直接联系。我们回答说,这次并没有,但是,两年前我们曾经要求兰州威立雅公布有关水质量的监测数据,但是,没有获得他们的回应。她建议我们直接同兰州威立雅联系,并且将她的联系方式给了我们,以便以后再进一步交流。

法广:你们对威立雅的接待方式满意吗?

于方强: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当然,我们要看最终他们有没有落实我们提出的要求。如果没有实际行动的话,我们还会继续同他们交涉,当然,不可能象今天人在法国这样方便了。

法广:您刚才说两年前曾经要求兰州威立雅公布他们的水质量数据,是因为当时已经出现水污染事故还是有这样的传闻?

于方强:中国在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按照此一新的标准,自来水厂必须公布的有关水质量的检测数据从原先的35项增加至106项。我们当时就在中国全国范围内选择了35家大城市的自来水厂进行数据的吊研,监督这些自来水厂是否确实进行106项的水质检测。这35家自来水厂中就包括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当时我们也给兰州威立雅发出了信,证据显示他们也收到了我们发出的信,但是,他们至今都没有给我们回信。
法广:别的自来水厂都给你们回信了吗?

于方强:有三分之一的水厂给我们回复,但是,能够提供106项的水质监测数据的只有三家自来水厂。

法广:正如威立雅总部公关负责人向你们解释的那样,法国威立雅集团在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中仅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或许威立雅在是否公布水质监测数据方面确实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应该掌握在兰州市政府手中。

于方强:我觉得这样的回答有些牵强,因为,是否公布水质数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不一定要通过董事会来决定。我觉得应该是兰州威立雅的管理出现了问题,如果他们积极应对的话,也许也就不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故。

法广:其实类似的水污染事故在中国国内已经屡屡发生,

于方强:对,仅仅威立雅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发生了14起水安全事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向威立雅递交这份要求信息透明的抗议书,敦促威立雅不要以不是主要股东就推脱责任。

法广:前几天有五位兰州居民状告威立雅隐瞒消息但却遭到兰州法院的拒绝,法院以法律不允许受害个人提出上诉为由拒绝立案。您对此有何看法?

于方强:这一事件十分可笑。因为中国确实有一个新的民事诉讼法允许公益诉讼,但是,现在法院以公益诉讼的名义侵犯公民个人的诉权,我觉得十分可笑而且也是违反法律的。所谓公益诉讼,指的是当受害个人没有直接提出上诉时,民间机构可以代替受害者提出上诉。这是公益诉讼的本意,而不是要抹杀公民个人的诉权。另外,我们也看到,除了这五个公民之外,兰州又有六名大学生起诉威立雅公司,之后,又有兰州19民市民要求兰州市消费者协议起诉威立雅公司。目前还不清楚法院是否会接受这些诉状。从以上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兰州市民对威立雅集团的愤怒十分高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