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陈破空:中国人复杂的人格特质从何而来?

发表时间:

随着中国的影响力上升,世界都需要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是否具有幽默感?中国人究竟爱不爱国?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奴性从何来儿?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如何变迁?

广告

去年底,旅美作家、政论家陈破空先生在台湾出版的《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国人》,并很快成为畅销书,书中全息解构了中国人复杂的人格特质,并挖掘其历史根源。为此,本台采访了陈破空先生,进一步探讨这本著作的内涵。

法广:你在书中指出,中国人缺乏幽默感,中国人政治人物尤其缺乏幽默感,这是他们没有同情心、无法推进政治改革的原因之一,你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

陈破空:中国人有没有缺乏幽默感,主要是跟西方人来对比。像美国人或者是欧洲人,通常来说在讲话中,交往中都带有一些幽默感,尤其是政治人物。在讲话中显得很轻松、自如。但中国这边来看,中国人普遍地来说,相对缺乏幽默感。而做为官员或者老师,更缺乏幽默感。他们一般都会正襟危坐、板着面孔说话。中国人缺乏幽默感,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因为中国从古至今有个文字狱。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并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说话都比较谨慎,说不好的话,都会有杀头的风险。所以这样长期下来,中国人变得不太敢开玩笑,缺乏幽默感。

但是中国人也有冷幽默的一面。像中国网民就很幽默。一旦中国政府有什么政策出台,或者有一些不受民众欢迎的说法,中国的网民就会讽刺、挖苦。这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冷幽默、或是黑色幽默。这种黑色幽默是专制统治的一种结果,是专制统治的一面镜子、一种反射。

跟中国网民的这种黑色幽默相比,中国的政治人物却是相当地缺乏幽默。比如说邓小平。在1986年,我记得当时我们学生上街游行,除了表达民主、理想,顺便也是一种娱乐性的一种意思。比如说,上街玩玩儿。到后来,累了、厌倦了、期末考试了,学生就自发散去了。但是坐在中南海抽闷烟的邓小平,却居然这样说:该镇压的就镇压。我们不怕流血。说起话来杀气腾腾,与学生这种玩一玩的轻松心态相去十万八千里。可以说,邓小平严重地缺乏幽默感。我们看到温家宝到英国演讲,有人给他扔鞋,他说的话也很严重,说什么“这种卑劣的伎俩阻碍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是西方领导人面对扔鞋,像布什总统、希拉里国务卿、还有其他一些西方的领导人,面对扔鞋,他们都会很轻松地、自嘲地、幽默地面对,所以跟中国领导人形成很大的反差。还有像胡锦涛到西方来访问,都说他呆板、死板、呆若木鸡等等,是一种典型的苏联式领导人。中国领导人缺乏幽默,所以就显示他内心缺少同情心、缺少变通。这是中国领导人无法进行政治改革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本身不轻松、非常沉重,所以处理起事情来,就经常是举轻若重,对老百姓采取一种恐吓政策。这种幽默感、民族的幽默感直接影响到政治的沉湎。所以我就说中国人缺少幽默感,尤其是中国政治人物缺少幽默感,是中国政治进步的一个障碍之一。

法广:你在书中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人崇洋媚外,中国人并不爱国,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陈破空:我在说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时候,就像我上次提到中国的分裂人格一样,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民族主义,其实他整体上都崇洋媚外。这种媚外甚至还有种族之分。他首先崇拜的是西洋的白人。另外对东洋的日本也很崇拜。他对非洲、黑非洲、穷非洲就采取一种歧视的态度。像江泽民原来训斥香港记者,他也会拿西方记者来比较。说什么“美国的华莱士,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也就是说,口称斩西方的中共领袖,他骨子里是极度地崇拜西方。另外看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他自我标榜是爱国者,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要把星巴克赶出故宫。但是他自己却穿着名牌的西服、驾驶着捷豹的豪车,他自己的公关公司是个洋名,叫帕格索斯,而且他把自己的公司卖给美国的公关公司爱德曼,自己在其中持有股份。而且他以采访外国人为荣。动不动宣称自己采访过30国外国元首,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位首席执行官。搞不清他究竟是个爱国者还是个崇洋媚外者。而后来芮成钢被逮捕下狱之后却暴露出这样一个号称爱国、号称捍卫传统文化的人却是一个里通外国的间谍,可能会因叛国罪而判处极刑。

中国人这种人格分裂处处表现,他在崇洋媚外的背后,实际上并不爱国。就像历史上为什么蒙古能够灭掉中国,满清能够灭掉中国,小国能够吞掉大国,除了蒙古和满清搞屠城之外,更多的中国人是投了过去。中国人有一种处世哲学,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旦敌强我弱,大势所趋,这些识时务的聪明的中国人就弃弱投强,墙倒众人推,这样的处世哲学就必然让中国人投降外国,来颠覆中国。所以说这些人格分裂的现象处处体现。我的结论就发现,中国人不仅不爱国,虽然把爱国口号喊得最响、喊得最高,而且高调捍卫我传统文化,不仅不爱国、不捍卫传统文化,随时可能叛国。只要有一点点缝隙,他们就会削尖了脑袋钻到外国去。不仅是中国民间如此,中国官员更是如此。中国官员那种把自己的资产、家属、子女都转到西方国家定居,就是他们咒骂的西方国家,以至于每年三月在北京召开人大、政协两会,中国网民都讽刺是“欧美学生家长会”。6‘40“

法广:你在书中论述说,最早以前,中国人并不坏,曾经是一个很讲信义的民族,中国人一步步变坏,是在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你的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陈破空:在春秋战国之前,或者说我们知道,夏商周这些朝代,虽然叫专制王朝,但是相对的开明,人们相当程度上有言论自由。另外当时有很多诸侯国,互相竞争或者来往,像春秋战国,中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们并不会因言获罪,或者“祸从口出”,不敢说话。相反人们都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那时候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等等。但是,恰恰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实现所谓大一统之后,中国变得鸦雀无声了。秦始皇上台做了两件事:一是修筑长城,这个长城对中国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它成为中国自我封闭的标志,中国人遭禁锢的象征。另外一件事,他干了焚书坑儒。活埋了460多名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焚烧了天下大部分书籍。这样的结果是钳制思想、天下鸦雀无声,后来人不敢说话,朝廷可以指鹿为马。这种闭关锁国、统一思想之后,中国人变得人人自危。秦朝暴秦只存在了15年。但是后来形成了像汉朝之后的朝代。虽然推翻了秦朝,但它们在格局上继承了秦朝大一统的格局。疆域上的大一统、最可怕的是政治上的大一统,就是一元化、一言堂、一种思想。如汉朝,它主张百家之家只尊孔,其他百家的声音都埋没。这样中国就变成了一元化。

这样两千年统治下来,整个中国从疆域上的大一统到政治上的大一统,到思想言论上的大一统,使中国受到禁锢。在这种禁锢下,中国人变得说谎、变得没有诚信。像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的忠义故事,在秦始皇以后都不存在了。而秦朝和周朝相比,相对从开明专制变成一个极端专制;一个开明专制变成一个黑暗专制。到了后来,在共产党执政的时代,这种专制就更加残酷了。以现在的党派的政治形态所包装的一个红色的专制王朝,跟秦朝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毛泽东都自比秦始皇,说秦始皇坑杀了460多人,他坑杀的是46000多个,还不止,还需要补充。说:你们说我们是独裁者,我们就是独裁者,等等。所以我就说:中国人人心变坏,并不是一直如此。中国曾经是一个很讲信义的民族。人心一步步变坏、道德一步步沦丧,就是这种大一统的格局之后。

 

法广:你在书中指出,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之一,是深重的奴性,这种千年不变的奴性从何而来?给这个民族带来怎样的危害?

陈破空:我们看中国人的奴性,我们首先看中国人的这种教育,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的教育,像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居然有一句话说“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中国的俗话就解释了中国式教育的一个特质。父母打骂孩子,老师体罚学生,中国人培植奴性,从小孩子就开始了。只是中国人并不自觉,不觉得这一点。这一教育孩子的民间手段直接就通向奴性。这些民间手段,它有文化形态而留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根深蒂固的根源。

从政治上来讲,中国统治者更是教育奴性。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正面的东西,但是也有很多消极性的东西,比如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让老百姓听从驱使,不可让老百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里孔子所传授的是训练民众的奴性。使之成为驯服的工具。可以说是对统治者一种错误的引导。到了后来,中国的奴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跟后来中国的三大劫难有关。一个是蒙古人灭亡中国、一个是满清灭亡中国,再一个是共产党统治中国。蒙古灭亡中国,采取一种震撼式的屠城手段,据统计,至少有半数、甚至有统计说有90%的中国人口被屠杀。满清统治中国也是这样。一种屠城手段、一种震撼式手段。使那些敢于抵抗、有骨气、有血性的中国人被杀掉。尤其是这种“剃发易服”,把汉人的习俗改成满清人的习俗。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使很多勇于抵抗的汉人倒在屠刀之下。所以最后剩下的人口就是一些相对软弱的这些人。到了共产党统治,那就更加如此。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斗争、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使中国人不仅在肉体山去灭绝中国人,而且在精神上打垮中国人。

让中国人有血性的就像参天古木,本来就很稀有,一轮又一轮地被砍伐殆尽,这对共产党来说,是一场针对中国人民的全面的战争,是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战争,从物质到精神,从肉体到灵魂。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残留的四大“不”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被彻底摧毁。中国人被彻底打败。轮化为一个胆战心惊、自私自利、冷血无情、唯利是图的物化民族。总之一句话:一个党打败了一个民族。所以中国人的奴性就是由此而来。中国今天这个时代最需要革命,但最缺少革命。因为中国人已经被吓破了胆。中国的奴性已经根深蒂固。我称它为“千年奴性”,也就是从秦始皇、秦朝大一统到共产党时代,逐渐培植的一种深刻的奴性,这种奴性也妨碍了中国的进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