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蓬佩奥访问东欧 抗衡中俄的影响

发表时间:

听众朋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最近对东欧展开访问,旨在加强美国与东欧国家的合作,以抗衡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在彭佩奥的东欧行程中,他尤其警告美国的盟国,不要允许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他们的境内建设通讯基础设施。这家中国公司最近扩大了在匈牙利和波兰的运作,美国官员担心华为设备可能被用来刺探情报。蓬佩奥在匈牙利警告说,中国的“帮助”时常附加条件,使匈牙利在经济及政治上付出代价。美国担心匈牙利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影响美国在当地的商业领导地位及安全问题,但匈牙利政府表明无意更改与华为的合约。法新社称,虽然中国还不是匈牙利最主要的投资国,但中国自2014年开始成为匈牙利外交重心。蓬佩奥警告盟邦“不要使用华为生产的设备”,否则华盛顿将“难以和他们合作”。 他说:“我们希望,对于他们使用华为设备伴随的机会与风险,我们都有确实告知清楚。 ”华为今年计划在匈牙利建立一个欧洲物流中心并扩大当地的产能。该公司还提议在波兰建立一个网络安全中心。

广告

美国司法部上月发布一份刑事起诉书,指控华为窃取美国技术,并破坏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华为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华盛顿的担忧在中欧掀起波澜。波兰上月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逮捕一名华为员工  此举促使这家中国公司解雇他,称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并强调他被控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在捷克,在该国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发出警告后,政府实际上把华为挡在公开招标门外。上月,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对华为和其他中国公司在欧洲据称遭遇的“诽谤”和“歧视”发起猛烈攻击。在波兰官员看来,美国对该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波兰正希望说服美国在该国建立一个永久军事基地。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则把蓬佩奥的东欧之行称之为“挑拨之旅”。该报称,蓬佩奥11日东欧之行,从美国匿名官员的行前吹风,到美国国务院的正式声明,都毫不讳言蓬佩奥此访遏制中俄影响力的意图。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被美国视为“心头刺”。对中国,蓬佩奥据称将把矛头对准华为。此前,华盛顿明里暗里施压,已经在波兰和捷克收获“反华为”成果。但美国想将这些“成果”扩大为中东欧“统一战线”,被认为面临巨大挑战。不仅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对华为积极敞开大门,就连波兰和捷克也在小心权衡。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美国“政治”网站称,蓬佩奥抵达欧盟的东部边缘,使命是确保这里向西看。但他到访的国家正遭受批评,波兰和匈牙利被指将欧盟的基本价值观置于危险境地。如果美国希望避免与西方盟友进一步疏远,则蓬佩奥必须在称赞东道国和提及关切之间找到平衡。该报道说,蓬佩奥的中东欧之行很可能被美国用来强调与法德英等西欧大国的明显分歧,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这将引起西欧不满。有分析认为,对特朗普来说,一个分化的欧洲无疑对美国更有利。

 

2008年以来,欧盟国家金融危机、难民危机、“脱欧”危机等轮番上演,中东欧多国右翼势力和民粹主义势头上升,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在移民、环境、媒体等问题上分歧日渐增多。这让美国重新评估中东欧的地位和作用。特朗普总统当选后首访的欧洲国家选择了波兰。他公开赞扬波兰的移民政策和宗教价值观,为波兰执政的右翼政党“摇旗”。在蓬佩奥开启中东欧访问的前一天,波兰宣布,将向美购买价值4.14亿美元的高机动性火箭系统。

蓬佩奥称,1989年东欧剧变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对“民主与自由”构成威胁,中东欧国家尤其容易受到“掠夺性投资”和“政治干预”的影响。他表示,为了应对这一威胁,美国致力于通过防务合作协议和交流项目,加强与中东欧地区的接触。

中国通过其“16+1”合作机制来加强它在东欧的影响力。“16+1合作”中国 中东欧16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2012年4月,首次“16+1”领导人会晤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2013年11月26日,第二次“1+16”领导人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出席会晤并提出“三大原则”和六点建议。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根据《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每年举行“16+1”领导人会晤,梳理合作成果,规划合作方向。

北京方面否认它希望将该机制当作特洛伊木马以分裂欧盟  通过为道路、发电站和其他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来诱使欧盟成员国进入中国的轨道。美国表示,“16+1”倡议“突显了中、东欧国家在中国的全球战略计划中的重要性”。观察人士表示,华盛顿可能试图借助一些“16+1”国家(包括波兰)对北京支持的某些项目的质量和价值正在产生的不满。特朗普政府已经表示,它将加大美国在中欧的外交、商业、军事和文化参与度,并希望提供足以替代中国和俄罗斯的选择。

蓬佩奥在匈牙利表示,华盛顿方面计划重新加大与中欧和东欧的接触,以确保该地区不与北京和莫斯科方面结成更紧密的关系。彭佩奥在谈到奥巴马政府的中欧政策时表示:“那时美国根本没有到场。我们不在的时候,别人就会登场。”蓬佩奥还表示:“我们决不能让普京离间北约盟友。”奥巴马政府主政期间,华盛顿对匈牙利采取了强硬立场。美国方面直至去年才尝试重新启动两国关系,派遣特朗普总统的一位好友出任驻匈大使,并减少了对该国人权问题和民主遭削弱的批评,取而代之的是聚焦安全问题,如能源和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

立陶宛也是“16+1”国家之一。但立陶宛国家安全局2月5日联合发表的一年一度的安全报告中说,中国已成为立陶宛的国家安全威胁。立陶宛通常都把把俄罗斯,以及另一个邻国白俄罗斯视为主要安全威胁。但把中国也当成安全威胁,这在立陶宛独立后最近2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报告说,随着中国在西方世界政治和经济野心膨胀,中国安全情报机构不仅在其他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家加强活动,中国在立陶宛的间谍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在当地的间谍活动主要由中国国家安全部,以及中国军方的间谍部门实施负责。报告说,中国间谍活动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阻止当地的政界和其他各界人士支持西藏和台湾独立,不让立陶宛在国际舞台上提出台湾和西藏问题。立陶宛独立后加入了北约和欧盟。立陶宛安全情报部门认为,中国还试图利用立陶宛公民获取北约和欧盟的情报。中国同样感兴趣立陶宛的外交和内政,想知道立陶宛的国防和经济政策,以及立陶宛未来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和计划。报告说,中国间谍机构积极在当地寻找目标。那些能进入决策层,拥有政治影响,以及对中国友善的当地人士都会成为中国间谍机构的猎物。中国通过赠送礼物,让他们免费去中国旅行的手段招募他们。

立陶宛也认真应对华为的威胁。立陶宛军事情报局局长巴尔特列纳斯说,立陶宛注意到许多西方国家对华为所采取的行动。立陶宛也特别关注中国法律要求自己的商界必须与情报机构合作。巴尔特列纳斯说,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华为的威胁确实存在,立陶宛安全部门正在收集资料分析评估。立陶宛国家安全局局长亚乌什基斯说,立陶宛毫无疑问会考虑到华为的威胁,立陶宛安全机构会在近期公布评估分析结果。

达赖喇嘛2013年访问立陶宛时,曾与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会面,中国随后报复,导致双方关系冷淡多年。由于立陶宛市场小,当地农产品严重过剩,因此希望开发中国市场。两国还曾讨论中国投资立陶宛的波罗的海港口项目,但迄今都没有下文。中国在立陶宛的投资规模仍然很小。立陶宛总理最近表示,如果中国真想投资或是收购立陶宛在波罗的海的主要港口,政府内阁将严肃评估中国投资带来的风险,以及对国家安全将造成的威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