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研究调查 东盟该不该选边站?

发表时间:

九月上旬在曼谷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ASEAN Economic Ministers)期间,正处贸易战对峙状态的中美两国各自发挥影响力,一方面争相向东南亚成员国提出诉求,另一方面则先后向东盟国家伸出橄榄枝。以至于向来游移于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东盟,不得不针对“东盟该不该选边站队?”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

6月23日举行的第 34届东盟峰会
6月23日举行的第 34届东盟峰会 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
广告

泰国通讯社报道:经过本月初东盟10+1的多轮会谈,美国方面加快了跟东盟国家关于贸易和投资框架安排(TIFA)的谈判进展,包括支持数码经济发展的E3行动计划。华盛顿政府为此特别邀请东盟商业经济部长今年11月赴美国参观考察。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谈判致力在本月下旬就R3A公路计划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内容进行总结。评论指出,本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期间明显感到来自中美双方各自所施加的压力。可以说中美两国在东盟舞台上演绎了大国影响力交锋的一幕。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负责人唐颂蒙 (Tang Siew Mun) 表示:关于东盟如何应对中美关系的话题,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东盟当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不得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东盟本身对此并不具备信心,中国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地缘关系,作为正在崛起的近邻,北京方面对周边国家所提出的诉求也日益明显。经济方面,中国带动东盟成员国的经济迅速成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东盟与中国贸易交往中逼近7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军事方面,北京当局在南海地区实施的军事部署,对南海周边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国家形成了明显的威慑。尽管如此,跟原先称霸全球的大国强权相比,东盟国家有必要正视中国的崛起。所以在未来的合作中,如何实现各方所期盼的双赢 (win-win),有待观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立场及态度。

针对上述话题,东南亚研究所开展的调查结果中不少人对东南亚未来沦为中美竞技场抱有担忧,这一点将导致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分歧和矛盾。相关的建议指出:“东盟成员国有必要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成为中美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该份研究报告针对美国影响力状态向东南亚地区的受访者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 (1)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对比上一年情况变化如何?(2)特朗普政府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与作用。(3)美国对战略盟友所作的安全承诺及可信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普遍抱持消极看法。

关于中国崛起取代强国地位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比例最高占45.4%的受访者认为: “中国作为修正主义(revisionist power) 意识大国,旨在改变东南亚地区服从于这一思想。”持此意见的菲律宾人占比例 66.4%,越南人占60.7%,新加坡人占57%,柬埔寨人占50%,泰国人占45.1%,印尼人占 37.7%

关于“美国影响力消退后,中国将取代地区领导人角色的选择”表示同意的反馈意见达到 35.3%,抱持这一看法人数最多的地区是文莱占比例 61.4%,其它依次是马来西亚占比例 44.8%,第三缅甸占比例 32.1%

关于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战略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BRI),调查结果未能作出清晰总结,消极与积极反应各半。占比例47% 的人认为该计划将拉近东盟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关系更为紧密。”而唯恐东盟成员国成为利中轨道的反馈和担忧,新加坡占60.2%,越南占58.7%,文莱占52.3%,马来西亚占51.8%,泰国占51.3%,印度尼西亚占44.4%,菲律宾占38.7%。
        在另一方面,35%的受访者认承认中国提供的贷款是东南亚地区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必要的投资来源。另有30.7%意见认为中国提供贷款缺乏透明度,普遍认为由于信息量不足,目前分析一带一路计划的影响好坏为时尚早。

反馈意见中还提及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口(Hambantota)和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East Coast Rail Link)的例子引以为鉴,高达70%的受访意见同意本国政府在谈判“一带一路”项目时多加谨慎,避免与中国发生债务纠纷问题。

东盟研究调查中有73.3%的受访者承认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影响力最大。这符合现有的“东盟10+1”贸易关系。自2009年以来,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年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至于抱持美国经济影响最大的观点占比例7.9%,日本6.2%,欧盟1.7%和俄罗斯0.1%。最令人意外的调查结果是有10.7%的观点认为东盟本身具有排居全球第二位的经济影响力。

由于中美两国视彼此为战略竞争对象。有68.4%的受访者认为:东南亚地区势必会成为中美战略对抗的战场。关于美国主要提倡推行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 ”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大多数受访者(61.3%)认为具体细节尚不清楚,25.4%的观点认为该战略旨在遏制中国,17.3%的人认为它会淡化或削弱东盟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

此外,东盟研究调查报告还总结了东盟国家及人口对外部国家的信任评级如下:日本65.9%,欧盟41.3%,美国27.3%,印度21.7%和中国19.6%。不信任评级的排名分别是:中国51.5%,美国50.6%,印度45.6%,欧盟35.2%和日本17%。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