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美众院香港法案重申了美国的立国精神和价值。”

发表时间:

香港持续数月的反送中抗争运动以其规模之大以及持续时间之久,吸引了国际舆论的关注。美国国会众议院16日一致通过了包括《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在内的三项议案,对港人的抗争努力表明了态度。与此同时,美国NBA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社交媒体上支持港人抗争的推文,先后在政府严格监控下的中国社交媒体和允许自由表达的国际社交平台推特上引发舆论波澜。30年前,象征着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对立的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前社会主义阵营内的东欧国家由此开启民主化进程。30年后,香港是否如雨伞运动领袖之一黄之锋所说,正成为新冷战下的新柏林?我们邀请刚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公元两千论坛活动的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博士谈谈他的看法。布拉格公元两千论坛,也被称作布拉格论坛,由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在1996年创办。

香港数万民众14日挥动美国国旗呼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民主与人权法案』
香港数万民众14日挥动美国国旗呼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民主与人权法案』 路透社
广告

美众院香港法案重申了美国的立国精神和价值。”

法广:美国国会众议院刚刚通过了三项关于香港的议案,不仅是《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还有另外两项议案。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项议案的主要内容?在目前阶段,如何看这些议案的实际 意义?

杨建利:“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两项法案,一项议案。最主要的是《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内容主要是每一年要对香港的自治状况举行评估,如果不符合中英联合声明以及基本法的规定,将会实行制裁,首先可能是取消香港特殊的关税地位,也就是特殊贸易地位。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对过往和以后,在香港实施人权侵害的官员,包括中国政府的官员,实施制裁。制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财产,二是限制他们入境美国。”

“另外一个法案叫《香港保护法》,最主要的内容是限制向香港出售警察使用的一些器械和物资,比如催泪弹等。第三个是一个议案,不是法案,就是说它不是法律,而是表示一种立场和态度,名称是“与香港站在一起”,表达对香港人民追求民主、保护自由和法制的努力的支持。这就是刚刚在美国国会众院通过的两项法案、一项议案。这些议案都是单次投票,无异议通过!这在我有记忆的美国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法广:这些提案还需要经过很多程序,具体生效也还需要时间,而且实际执行过程也不是非常简单。如何看这些提案在众院获得通过、如何看这些提案,至少在目前阶段的实际意义?

杨建利:“的确,法案还需要在参议院通过,参议院通过之后,还要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实施。实施的过程还会受到当时中美关系情况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讲,要知道,美国的众议院是代表美国民意的最高机构,可以说是美国民主的一种象征,这些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可以说代表了美国人民对香港人保护自己的自由、保护法制、追求民主、追求普世价值的这种努力的支持。这个立场非常重要。”

“在此之前,我们知道,发生了一些震动了美国民间的重要的事件。比如NBA向中国低头道歉事件。休斯顿火箭队的经理因为发了一则推特,支持香港,他因此受到围攻、压力,有些NBA的球员就向中共低头……这在美国引起很大震动,因为NBA是一个大众文化产业,这件事因此传到了千家万户,而在美国这个自由奠基起来的国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我觉得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这样的法案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表达了对香港人的支持;第二,重申了这种美国立国的精神和价值。”

NBA球队事件之反弹是美众院通过香港法案的民意基础

法广:的确,NBA球队事件在中国国内舆论引起很大关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顶级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对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支持香港抗争者立场的评论,在美国舆论中引起很大反响,但这种反响并不只是来自政界人物的批评,而且也是民间舆论马上做出了反弹……

杨建利:“对,是这样。以往,类似的事情也有发生,但仅限于精英阶层知晓。但这一次由于NBA是大众文化产业,这种现象、这种争论,让美国千家万户都知道了,这是它引发这么重大的震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勒布朗-詹姆斯,他在美国已经成为球星。在美国,一个人一旦成为球星、成为文化、文艺届的明星,他自然就成为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很多时间都在批评美国政府,毫无畏惧地批评美国政府,批评美国总统。但遇到中国这样的强权的时候,就害怕,就低头,暴露出他们的虚伪性:不能在没有风险的地方最勇敢,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这次事件对于美国整个朝野、民众开始反省,起到了非常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那天(1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能够一致、无异议通过两项法案、一项议案的一个民意基础。”

法广:您刚刚参加了布拉格论坛(公元两千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重拾1989年的承诺”。为什么是“重拾1989年的承诺”?1989年的什么承诺?

杨建利:“1989年,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版图发生改变,而这种变化最早的推动力,有一部分来自中国,也就是1989年的民运,后来的六•四屠杀震惊了世界;也是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欧一致性地脱离了共产党专制。一、两年后,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所以,1989可以说是半个世纪被共产奴役的人民终于获得自由的那种追求和象征。但是,30年来,尤其是近20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经济利益可以渗透到世界各地,用经济利益,限制人民的自由,限制言论自由,并腐化它所到国家的政治。世界性的民主倒退,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倒退可以说发生在世界每一大洲,每个角落。所以,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怎么能重拾1989年的承诺,如何继续推动全球的民主化。”

“当然,这次论坛活动中,中国是一个比较吸引关注的议题,香港更是如此。在会议结束时,我提议大会发表一个声明,声援香港。而且,在全会之后,大家都手拿“与香港在一起”的标语牌合影,这张照片在推特上散发。我们在声明中明确讲到对于香港的世界性的支持,尤其提到,由于这次香港的民意表达,使得香港政府及北京,面对即将到来的香港(地方)选举比较害怕,可能香港政府及北京政府正在制造各种理由,取消选举。所以,我们这份声明敦促大家关注生事态发展。”

香港以及NBA事件或成新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法广:这次布拉格论坛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背景:布拉格市最近几天解除了与北京的姐妹城市关系。联想近日发生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美国舆论引起的强烈反弹,是不是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国际舆论面对中国的崛起,出现一种反转?

杨建利:“是。在布拉格,我们深深感受到民众对香港的支持。在布拉格两天的论坛活动开始之前,布拉格市市长解除了和北京的姐妹城市关系,原因就是中国的人权状况,以及对香港自由的打压。这几年来,我们知道,布拉格总统一直漠视人权,投中共之所好,做了很多让捷克人民不齿的事情。所以,我在布拉格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反弹。”

“关于NBA,的确,可能过几年我们再回头看时,可能这次事件的历史意义更大、更高。目前,大家都在讨论新冷战概念,也就是自由世界,和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专制国家之间,可能有一个价值之战,这场价值之战被称为新冷战。香港现在发生的一切,强化了新冷战概念。香港抗争以及NBA事件的发生,(显示)在民间这种观念和价值,与中共的冲突已经开始出现。如果真正有一个新冷战,香港以及NBA将成为新冷战开始的两个非常标志性的事件。”

 

引发港人此番抗争的导火索是香港政府试图通过的一项允许向中国内地引渡逃犯的修订条例,但真正让百万港人走上街头的,是这项法案背后港人对个人自由权利空间日益收窄、司法独立原则日益受到挑战的担忧。事实上,自香港主权正式在1997年回归北京以来,从反国安条例23条立法,到反国教示威,从坚持了79天的雨伞运动,到如今持续数月的反送中抗争运动,港人一直没有放弃当年的“民主回归”理想,一直在追求以民主制度保证其此前享有的自由与法制的空间。如果说,香港街头的抗争着大部分人都并不想推翻“一国两制”的框架的话,“民主回归”承诺兑现与否也将是能否实现香港的人心回归的关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