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联合国/气候变化

COP26: 中美何以“出人意外”达成联合声明?

全球最大的两大排碳国中美两国在格拉斯哥气候峰会进入尾声时发表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给峰会带来一些乐观的气氛,不过,此次声明在多大程度上是一次进步?它同今年四月“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发表的气候声明”又有何不同?

Commitments made so far at COP26 could still lead to "catastrophic" warming of as much as 2.7C by 2100, according to the UN
Commitments made so far at COP26 could still lead to "catastrophic" warming of as much as 2.7C by 2100, according to the UN ANDY BUCHANAN AFP
广告

事实上,中美周二达成的“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中涉及的内容”在今年四月1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都有提及,只不过内容更加具体。

 

比如说,今年四月的中美联合声明早已明确决定双方将加强在减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方面的合作,但尽管如此,中方却并未在上周由美国牵头推动的由一百多个国家签署的甲烷减排协定上签字。如何能够让外界相信此次声明并非是瑞典气候活动人士森伯格所言的“blablabla”一篇空话呢?

 

记者有幸在格拉斯哥峰会现场巧遇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他表示,此次声明同今年四月的声明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中美已经组建了联合的工作小组,据中美双方官员的介绍,在上周的谈判期间,中美双方气候特使几乎每天都进行紧张的谈判,最终才敲定了这一谈判了多个月的合作声明。有专家表示,美方受到国内压力是双方分歧迟迟难以获得缓解的主要原因,从而使谈判结果迟迟难于取得进展。

外界注意到,就在中美发表联合气候声明的前夕,彭博社披露美中两国领导人将在下周举行线上峰会的消息。

无论推动中美达成联合声明的动力如何,中美联合声明普遍受到积极的回应,中美决定合作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就连中国拒绝合作的甲烷减排项目发言人也对美中联合声明表示满意,认为这对减低全球甲烷排放带来了保障。

至于中方为何拒绝签署甲烷减排协定?有来自中方的评论指出,巴黎协定的许多承诺均未能获得兑现,美国自己的甲烷排放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增加,发达国家作出了十年多的从2020年起每年提供一千亿美元的绿色援助资金迟迟未能到位,今天又作出新的承诺又有何意义?也有评论认为,中国或在减低甲烷排放上确有困难。

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声明为巴黎协定的落实带来希望,然而,美中这两大排碳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而在气候领域鼎力合作?这恐怕并不完全取决于两国气候特使的主观意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