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亚洲军费开支迅速增长 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发表时间:

亚洲地区军费开支的迅速增长以及军备竞赛的扩大使该地区火药味不断升高。最近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韩国、中国大陆、日本、台湾、印度5个国家和地区在最近11年间的国防支出翻了一番。尤其是中国的军费开支在同期由225亿美元增至899亿美元,翻了两番。韩国的国防支出由2000年的171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286亿美元。 

国际纵横
国际纵横 RFI
广告

虽然五角大楼超过6000亿美元的年度国防预算依然使北京的国防开支相形见绌,但在所有国家中,中国目前的军费总开支仅位列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2005年,中国的军事预算超过日本成为亚洲“老大”,中国的国防支出年均增加13.4%,远高于韩国(4.8%)、印度(3.6%)和日本(3.5%)。在上述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防预算总和中,中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9.9%增至2011的40.2%。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表示,中国的相关数据很可能被缩小,甚至上述数据只是实际的60%。

实际上,中国正式公布的国防预算远低于各研究机构的预测。考虑到这一点,中国军力的增强幅度和速度依然超乎预料。不同的研究机构对中国国防支出的预测也有所不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对2011年中国国防预算的预测值为1422亿美元,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预测有很大差距。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报告中说,“近年来,亚洲国家军费陡然上升的轨迹可能预示着未来国防预算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考虑到一些规模巨大、姿态高调的投入决定,如印度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计划”、日本的F-35战机订购以及韩国F-X/3战机订单”。路透社称,数十年来,多数东南亚国家采购的武器集中在火炮、小型坦克上,他们的多数威胁来自国内,美国的保护伞被认为足够击退海上进犯。但随着中国的增长,如今它们采购的是战舰、巡逻船、雷达系统、战机、潜艇。它们都把重点放在了“对其出口和能源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港口和海上边界保护”。

今年3月初,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就发表报告,强调亚洲军费支出持续上升的势头,称2012年欧洲军费支出可能将被亚洲超过。随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其报告中也说,过去5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武器进口国都在亚洲。日本朝日电视台称,接踵而至的报告显示亚洲正成为“世界武器库”。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军队为“区域性挑战”做准备。文章说, 在海湾战争迅速以装备了新一代高科技武器的美国军队取胜而结束后,中国的军事策划人士就开始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反思。由于伊拉克使用的大部分装备是苏联制造的,这一点和中国的情形很相似,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推断,面对美国军队的“军事革命”,中国军队已经落伍。此后西方在波黑、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成为中国军事策划人士重要的参考因素。1995年至1996年的台海危机和2001年中美在海南岛的摊牌也对中国制定战略规划产生了影响。中国的战略考量导致了许多人所说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作战理论的出现。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军队可以利用潜艇、水雷、网络攻击、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密集打击以及反卫星武器来阻止敌军。虽然中国在为可能与美国发生的争端做准备,不过近来的紧张事态表明,中国必须也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区域性挑战做准备。这引发了对于中国新式武器和新战略在有限的地区冲突中能否发挥有效作用的怀疑。在这里,有必要根据美国是否会参与其中这个因素,对潜在的冲突进行分类。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日本、台湾或菲律宾交战,很难想象美国不积极参战的情形。虽然在分析此类冲突时,背景情况非常关键,不过可以肯定中国军队在对本地区的敌人发动进攻的同时,会对美国军队动用反介入战术。目的是让美国的军事力量远离交战区,从而实现自己在区域内的主导权,击退本地区的军事力量,并让美国的军事策划人士面临一个简单的抉择:是让敌对局势激化,还是接受最初的战斗结果。据说美国的空海一体战的作战理念提到,计划用轰炸中国大陆的做法来对抗中国的反介入战略,不过这样一来,一旦局势激化,可能会出现动用核武器的可怕情形。

《日本时报》最近也刊登文章指出,中国最近正在加紧一种先进驱逐舰的批量生产,这是中国海军升级和现代化的最新动向。这将使地区海上力量对比向中国一方倾斜,令中国对台湾和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更加强硬。另外中国自行建造的航母有望于2 0 1 5年之后下水。与此同时,连续几十年的军费开支两位数增长,以及中国海军设计制造能力的提高,使中国正在形成一支强大的舰队。其主要目的是争夺地区海上霸权,并在台湾或南中国海和东海发生冲突时,对美国的干预形成威慑。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最近刊登文章指出,中国军队海空运输能力大增。文章说,菲律宾和越南等对手对南海石油和渔业资源的争夺,促使中国通过新的运输机和登陆舰来增强空运和海运能力。虽然这些装备的开发是考虑到与台湾可能爆发的冲突,但是中国目前正着眼于与日本在东海上的钓鱼岛争端、与菲律宾在斯卡伯勒浅滩(即中国所称黄岩岛)的摩擦以及中国在越南专属经济区内的油气勘探活动。2006年台湾军方估计,人民解放军可以将5到6个师的部队运送到台湾。解放军海军的所有大型两栖运输舰以及大多数新的大型民用渡轮,都是在2006年后建造的。中国海军刚刚启用了第三艘071型大型船坞登陆舰,可运送500到800名士兵以及15辆到20辆两栖装甲车。另外三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可能于近期建造完成。中国还在增强其空运能力,新研制了4引擎的运-9多用途飞机和4引擎的运-20重型运输机。根据俄罗斯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报道,运-9是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帮助下开发的,第一架原型机已在2011年升空。

日本海上自卫队於十月十四日在东京以南的相模湾海面上举行了大规模海上阅兵,被认为是剑指中国。亚洲週刊记者此次随舰採访,发现三大特点。其一是展示了日本精良强势的海军现代化装备,特别是最新下水最新型的各式舰艇悉数亮相,為歷年来所鲜见。参与此次阅兵的不但有两艘最新安装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爱宕号”、“足柄号”宙斯盾舰,还有今年四月刚刚被编入佐世保护卫舰群的苍龙级最新潜艇,这艘编号為五零四的“剑龙号”潜艇因装备有四台斯特林静音发动机,可以实现长时间水下潜航,极具威慑力。此外还有作為此次检阅舰队旗舰、也是今年才交付使用的五千吨级新锐护卫舰“秋月号”,以及同样是今年四月刚刚下水入役的“伊势号”準航母,它与另一艘同样有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吨的“日向号”準航母一样可搭载十一架直升机,而两艘準航母同时亮相阅兵式,似乎是在与中国最新服役“辽宁号”航母比试高低。

第二个特点是此次参加受阅的军舰多达四十五艘,如加上美澳新三艘军舰,总数达四十八艘,较三年前海上阅兵增加九艘。日本防卫省官员告诉记者,此次尽最大可能让更民众多观览海上阅兵,能鼓励更多民众关心国防,提高保卫领土海疆的国防意识。第三个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次派出了九千九百多吨的“希洛号”大型巡洋舰,澳大利亚则派出了四千二百吨级“悉尼号”导弹驱逐舰,新加坡也驶来了三大登陆舰之一的八千五百吨的“坚持号”,这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阅兵式中史无前例。日本过去曾组织过国际观舰式,但从没有外国军舰参与日本国内海上阅兵,特别是在中日钓岛危机的敏感时刻,美澳新三国军舰同时参加日本海上阅兵,军事上助威的色彩浓厚,也显示了美日澳与日本在军事上的互助信赖正在进一步深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