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专栏

美国总统大选民调可信不可信?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大选9月29日举行第一场候选人辩论会,10月1日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入院治疗三天,这两件事对选情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各大媒体纷纷开展民意调查,但不同的媒体公布的最新民调数据却大相径庭。

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10月10日自白宫向支持者致意。
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10月10日自白宫向支持者致意。 AP - Alex Brandon
广告

关于第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会,有选民说特朗普赢了,有选民说拜登赢了;而对于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入院,有选民说特朗普赢得了同情分,有选民说特朗普轻忽疫情终受惩罚不值得同情。选民的这些观感是真实的,但反映在媒体公布的民调数据上,却把人看得一头雾水。

媒体公布的华府智库“民主研究所”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全国民意支持度以46%超过拜登的45%;特朗普在六大关键摇摆州,即佛罗里达、艾奥瓦、密西根、明尼苏达、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星,民意支持度为47%,超越拜登的43%。该民调预测,特朗普将赢得320张选举人票,超过所需的270张,拜登仅得218张。

但《纽约时报》对六大摇摆州最新民调却相反:在第一场总统大选辩论和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后,拜登在六个关键摇摆州稳定领先特朗普3到12个百分点, NBC电视新闻和《华尔街日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拜登对特朗普的全国支持率领先优势由上个月的8个百分点提高为14个百分点;拜登在全国获得了53%选民的支持,特朗普只有39%。彭博社10月6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称:拜登赢得大选的概率从10月5日的81.4%升至82.5%。CNN根据最新民调预测:拜登最终将赢得290张选举人票入主白宫。

不同的媒体公布的民调差距大得离了谱,哪个可信,哪个不可信?美国的选民,要么只相信符合自己投票意向的,尽管他们觉得自己相信的那个民调数据未必是真实的;要么任何民调数据都不相信,即使他们认为有些民调数据接近于事实。如此一来,民调的可信度便降低了,公布民调数据的媒体便失去了公信力。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公布民调数据的媒体,之所以失掉公信力,在于他们丧失了媒体的独立性,有违媒体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历史记录者的使命,而成为政党的附庸和党争的工具。在2020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些历史悠久、人们曾经非常崇敬和信任的媒体,也不惜扮演编造故事的角色,一些有名望的专栏作家,也故作远离选情基本事实的耸人听闻之语。媒体固然有自己的政治立场,这应该体现在阐述自身政治立场的社论中,但2020美国总统大选,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和开放的言论园地,也封杀与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同的声音。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1791年12月15日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新闻与言论自由的条款,把第四权——舆论监督权,赋予美国的媒体。当媒体一旦丧失了独立性,成为政党的附庸和党争的工具,便等于放弃了宪法赋予的监督权。政党化的媒体在民众的心目中,便不再享有崇高地位,不再具有公信力。在2020美国总统大选中,媒体公布的民调数据,不具有可信度,便是媒体放弃了宪法赋予的监督权的结果。

媒体成为政党的附庸和党争的工具,是这些年来美国舆论界一直上演的悲剧,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这场悲剧的高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 04:59
  • 03:36
  • 04:37
  • 04:13
  • 05:33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