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遗产

玻璃水晶工艺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时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3年12月宣布手工制作玻璃工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手工制作玻璃和水晶这项传统工艺被芬兰、法国、西班牙、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以及德国提名后,经过筛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3年12月宣布手工制作玻璃工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3年12月宣布手工制作玻璃工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AFP/File
广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小组会议于12月4日至9日在博茨瓦纳的卡萨内举行会议,通过了由法国、西班牙、捷克共,匈牙利,芬兰以及德国提名,把手工制作玻璃和水晶这项传统工艺列入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伍尔夫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了手工制作玻璃这项工艺令人印象深刻,有利于保护这一特殊的工艺传统,他认为这些传统的手工知识和技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承,特别是耐心、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是手工制造玻璃的重要特点之一。

法国文化部长瑞玛(Rima Abdul Malak)和法国负责中小企业、贸易、手工艺和旅游部长格雷戈尔 (Olivia Grégoire)致辞表示欢迎把手工玻璃的知识和工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法国部长们表示手工制作玻璃和水晶知识是代代相传,从高素质的工匠到新手玻璃匠这种遗产,每一个玻璃匠都是这份遗产的保证者,几个世纪以来,该技术已经发展了一种有强烈的归属感,一种特定的词汇, 在文化节日和宗教等方面仍然起到很大的文化和社会作用。

传统手工玻璃制造

手工玻璃工艺致力于冷热玻璃的成型和设计,需要20多道工序来制作,因此每件水晶和玻璃制品是工匠们集体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就是玻璃要在高于1000°C的温度下熔化,需要在短时间内制造成型。

为了制造空心玻璃,工匠们用一根管子把一个热的、粘性的玻璃球从热炉中挑出来,然后通过旋转和使用传统的工具把它吹成所需的形状,如玻璃瓶等。

为了达到生产平板玻璃的效果,将热的原料玻璃拉成筒状并进一步加工。如今手工制作的中空玻璃仍然需要用于高质量的系列生产、设计和特殊技术应用,而且口吹平板玻璃制品还被用于建筑的修复工作等。

本次把手工制作玻璃艺术列为需要保护的非物质遗产有利于玻璃工艺识的传播和保存,同时提高公众对传统玻璃生产的认识。

来自欧洲各地的玻璃厂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提名。法国水晶和玻璃协会对此表示欢迎,说所对有工匠获得世界认可感到自豪,指出欧洲玻璃制造业在经历了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的黄金时代后,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到 21 世纪初陷入了危机,因此需要保护。

法国和捷克拥有大型玻璃生产中心,玻璃工匠人数要多得多,分别约为 4,000 人和 5,000 人,而其他四个国家的玻璃工匠人数不足千人。

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玻璃制造可追溯到古代,而捷克和匈牙利则是在中世纪才出现玻璃制造,芬兰则是在 17 世纪才出现玻璃制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分成5种类型,包括舞蹈、戏剧、音乐、口头传统、自然知识和手工艺技巧等领域的活的传统。

2023年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而且 20年来,教科文组织一直支持保护、记录和保存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法国水晶制造顶级品牌圣路易在2024年9月在巴黎卢森堡公园的栏杆上举办相关的摄影展,向公众讲述制造玻璃技术,庆祝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