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重建问题 从中世纪背景思维来看

发表时间:

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传古迹的《巴黎圣母院》在历经一场惨烈大火摧毁后,它的重建,如果在中世纪将会如何进行?

巴黎圣母院塔尖在熊熊烈火中倒塌           2019年4月15日
巴黎圣母院塔尖在熊熊烈火中倒塌 2019年4月15日 法新社/Benjamin Filarski / Hans Lucas
广告

巴黎圣母院,在大火后重建所遇到的这个问题受到法国世界报的瞩目及讨论。如今在重修工程的问题上,落入讨论的重点问题是:支撑圣母院建筑物主轴的梁柱框架究竟应该用金属或木头材质?

在震惊全球的巴黎圣母院代表性的测风向仪尖顶塔楼,在熊熊大火中,壮烈倾圮烧融戏剧性倾圮倒塌的画面传送到每个人的眼目后,现今专家及全球民众都在问:什么才是重建巴黎圣母院的最好方式?

如果说,很明显的大家似乎看法一致地认为,圣母院塔楼尖顶的外观应该保持原型,那么内部梁柱究竟应该用金属或木材,这就引起大家争论,成了有待定夺的问题了:决定应该用何种材料、何种方式来重建,以及应该用含铅建材或是用一种类似的金属材料,但又能够把对于楼顶建筑的铅毒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塔楼尖顶测风向仪的重建,是否应该打造同样造型的尖塔测风向仪,或是采用一个现代化的测风向仪。

若在中世纪,男女信徒从不会真正提出如同上述那样的问题。那么,这是否也象征了我们现代人与这些天主教堂建筑物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呢?

在西元第九世纪至十二世纪当中,天主教堂的特色,是为了献给圣母玛利亚而打造的。而在中世纪前期,教堂比较是献给伟大的殉道者而打造的。

在四世纪至1160年间,巴黎圣母院是为了献给了圣徒史蒂芬而打造的,而且这个中世纪的巴黎大教堂也不是建造在巴黎圣母院的所在地,而是建造在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位置。参观考古墓穴的游客现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痕迹!当建造圣母院时,圣徒史蒂芬教堂的后壁的基础被拿来当作新教堂外墙的基础。因此,巴黎圣母院也经历过大教堂的移位,虽然即使只有几十米的距离。

但是,从法国的十二世纪开始,尤其是在意大利的十三世纪,经济的增长使得有可能发起重大计划的纪念性重大古迹的大教堂。所以也就在这时候,天主教当局决定彻底拆除老教堂,拆除依附在别的教堂建筑物上,打造一个新的宏伟教堂,其建筑蓝图,面积规模及雕塑都标志着与老教堂的深度切断。也就是这样,诞生了这座哥德式大教堂,一个并被认为独特且雄伟的建筑。

负责打造教堂的那些建筑师和那些一个接着一个的工程领导们,他们会定期地变更原初的计划。而且不时地,一面施工,一面改变原来的规模,去扩建这个教堂建筑物。

出于美学的理由,主事者继续对巴黎圣母院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改造。有时会在立面或屋顶上添加雕像。重做一个马赛克或重新刷漆都是很常见的,通常也不会太考虑是否模仿原始的风格。结果通常,会在教堂中添加建造一个高台的讲道台,而其风格与最初的结构根本毫无关联。

这个法文可以被人亲密地直译称为《我们的妈妈》的巴黎圣母院,其结构于1250年左右完成,但在14世纪,在诗班台的四周,加上了了雕刻的木栅栏,许多雕像,祭坛,和现代化的小隔间。

因此,不仅大教堂从未被视为一个固定时代的纪念建筑物,它们并且还不断地移动,发展,重建和改造。

那些第一批真正让人对于教堂的这些异质性感到震惊的人在19世纪,例如以公爵Viollet-le-Duc为代表的一些人物,他们明确地要把教堂打造成一个永恒,超越时空的文化古迹建筑物。

为了从这些重大建筑物中消除这些他们认为是时代累积的异端运动,他们任意地想象建筑物的初始状态,结果工程与原来的建筑物的结构愈来愈远。

结果只创建了一个新型态和增加建筑上其他的转换。

因此,尽管人们渴望想要“重做同样的建筑物”,但这些大教堂最终将永远是几个世纪以来转型和改建的结果。

所以如今真正的问题应该特别在于:我们希望我们的天主教大教堂变成什么样子?只有在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才能获得结论,找出我们想选择的建造世界文化遗产古迹的巴黎圣母院的技术和艺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 05:06
  • 05:34
  • 06:27
  • 05:27
  • 05:30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