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友惠稿/中国/法国/文化交流

首届上海-巴黎双城青少年生态文明艺术展活动在巴黎举行

2020年1月30日下午,在具有350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天文台J-F.·丹尼斯会堂,举行了“宇宙中的生命与大地  首届上海-巴黎双城青少年艺术展”及交流活动。

画家方索指导,与墨韵少年戴珥、王耔和法国艺术学院大学生西琳(Céline Wang)一起创作完成了“从上到巴黎——描绘地球”的水墨作品
画家方索指导,与墨韵少年戴珥、王耔和法国艺术学院大学生西琳(Céline Wang)一起创作完成了“从上到巴黎——描绘地球”的水墨作品 @作者提供
广告

                                                     

2020年1月30日下午,在具有350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天文台J-F.·丹尼斯会堂,举行了“宇宙中的生命与大地  首届上海-巴黎双城青少年艺术展”及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三项内容:2019年“墨韻少年”第三届水墨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展及颁奖,法国艺术家与天文学家谈艺术,墨韵少年与法国艺术家共同创作“从上海到巴黎  描绘地球”水墨作品。

参展小艺术家有何鸿颖、陈子悦、潘熙佳、戴珥、吕昳瑋、刘奕清、刘其珺、姚思琪、肖欣桐、郭耀远、姜梦涵、胥可,共13位。中国艺术界熟悉的法国知名画家方索(François Bossière)一直是“墨韵少年”的艺术顾问,这次也应邀展出了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书法、山水、花鸟及水彩作品有趣生动,小艺术家的年龄在8岁到16岁,但却不乏古意禅意,优雅辽阔。颇为老道雄劲!法国东道主中有天文台的科学家、著名艺术家、人文学者及各界人士和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在他们的眼里墨韵少年的水墨作品体现了中国恢弘古老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视野正是今天建构生态文明所需的精神资源。我们的星球,人类的家园。

2019年“墨韻少年”第三届水墨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展
2019年“墨韻少年”第三届水墨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展 @于硕提供

下午2点钟,本次艺术交流活动的学术顾问、人类学家于硕教授宣布仪式开始,巴黎天文台青少年科普项目负责人、天文学家Alain Doressoundiram代表东道主致辞,他很动情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中国小朋友并观看水墨艺术作品,展览交流活动能够在巴黎天文台举行,这是我们的荣幸。巴黎天文台兴建于1667年,从一开始天文学就和艺术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你们会看到在这个古老的天文台园林中,建有10个艺术家工作室。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小艺术家的这次交流活动,希望这是今后长期交流的开端,他特别感谢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觉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梦女士,她是“墨韵少年”的创意者和耕耘者。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布吉乐(Jean-Louis Bougeret)做了《巴黎天文台、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的简明生动的讲座,他总结说:“帝王稍闪即逝,宗教依然多元,但科学和艺术交流从那时起源远流长,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资源。”方索(François Bossière)做了《中国与欧洲的超文化艺术》的简短演示,他直接用中文和法文双语演讲,使得中国客人感到“乡音”的亲切,他将达芬奇的作品背景放大,听众吃惊地发现竟然酷似宋明山水!他将洛可可艺术、印象派、德国表现主义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做了比较,其中的精神共性令中法双方参会人耳目一新。

法国国际生态文明大学创始人、80岁的社会学家Francine Depras 向“墨韵少年”的代表戴珥佩戴桂冠,因为执着于生态文明的理想,这顶桂冠是于硕博士从乡下的园子里折桂树枝亲手制成。老社会学家还替自己11岁的外孙安东宁向中国小伙伴赠送了一套他最喜爱的《棉花糖家族》连环画。由于周四法国孩子们必须上学,无法到场,小安东宁请外祖母宣读了她的亲笔赠言:“亲爱的“墨韵少年”,我愉快地将《棉花糖家族》(Barbapapa)故事集转赠给你们,这些故事我读过无数遍。希望你们喜欢,并把这些故事讲给你们在中国的小伙伴。  安东宁·德普拉”

法国国际生态文明大学校长陈彦博士介绍了创建国际生态文明大学的意义,指出小艺术家的绘画是生态文明的精神实践,他也借此机会向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基金建设的两位留法的中国女青年颁发了贡献奖。

天文学记者Paola Antolin播放了《天文与艺术》的视频,这是她与布吉乐(Jean-Louis Bougeret)和其他天文学家、音乐家合作制作的纪录片,结合本次展览主题,她为中外来宾介绍了去年夏天百万巴黎人观看星空的活动,讲述了宇宙、艺术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

东道主法国天文台安排了一个小时的参观,资料馆将路易十四和康熙、乾隆年间的一些珍贵资料特别拿出来向来宾展示,其中有奠定了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耶稣会士科学家汤若望、南怀仁的画像原作。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天文馆巨大的望远镜令人惊叹!巴黎零度子午线刻在350年前的老建筑的3楼地面上,沿着它从窗口望出去,城市的正北通道直接延伸,远方是圣心大教堂。长达300年之久,这里的天文学家是法国的报时人。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天文馆巨大的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天文馆巨大的望远镜 @作者提供

参观之后,画家方索指导,与墨韵少年戴珥、王耔和法国艺术学院大学生西琳(Céline Wang)一起创作完成了“从上到巴黎  描绘地球”的水墨作品。

此次交流展活动由上海觉尘文化、巴黎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Paris)、法国国际生态文明大学(CiCe)、中欧社会论坛(FCE)、布列塔尼雷恩大学磐鹏生物研究所(Station biologique de Paimpont)、里昂商学院中国俱乐部(Emlyon)共同组织策划。在地球进入 “人新世”(Anthropocene)的严峻纪年中,中国和整个世界正在经历的特级疫情向我们敲响了生死存亡的警钟。在惊恐焦虑中,人类必须正视改变现有生存习惯及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为此要从青少年开始,培育生物圈和谐共生的生命意识,了解宇宙和地球的历史,以“自然中的人”取代“人与自然”的二元分离,通过艺术实践和感染力,提升“生态文明”精神,推动科学-艺术-人文知识连结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培育“生态人”的境界中“扶植杰出少年艺术家”,带动另一种生存方式。

 (文章来源:方硕惠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