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遗产

巴黎玛莱区(Le Marais)的王朝兴衰历史与私人公馆建筑

发表时间:

巴黎市中心跨越第三区和四区的玛莱区是一个热闹的旅游经典。有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也有法国本地游客,这其中也包括想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巴黎人。的确,在这里新潮时尚的表象背后,游客不难发现诸多风格典雅的建筑。它们大多是当年法国皇亲国戚与达官贵族在巴黎修建的别墅,或者说私人公馆。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私人公馆建筑可以与著名的法国卢瓦河畔的城堡齐名。

法国巴黎玛莱区(Le Marais)的卡尔纳瓦雷博物馆花园
法国巴黎玛莱区(Le Marais)的卡尔纳瓦雷博物馆花园 © musée Carnavalet
广告

玛莱区这些公馆建筑可以说记录着法国王朝起落兴衰的一段历史。现代人崇尚去远离市区繁华、有青山绿水的地点选择别墅,玛莱区这些公馆可以说是几个世纪前,常年居住在乡村城堡的法国达官贵族在市区修建的别墅,目的是为了能靠近王朝权力的中心。当然,那个时候的玛莱区只是在多年发展后才有了城市的模样。

玛莱区原本是一片沼泽地,这也是其法语名称Le Marais的原本含义。

十四世纪中叶,当时还是王储的查理五世被巴黎街头的造反活动吓破了胆,担心再次发生冲闯王宫的事件,决定将居所搬出西岱岛,在塞纳河右岸的Saint-Pol公馆落脚,并修建防卫围墙,由此划出的玛莱区自此成为王权的所在地。著名的巴士底狱就动工于这一时期。巴士底原本是在玛莱区围墙外,为保护国王而修建的一座军事城堡。

查理六世此后在玛莱区修建了Hotel des Tournelles公馆。自1436年起的一百多年间,从查理七世国王,到路易十一、查理八世、再到路易十二、到弗朗索瓦一世国王,都在这里居住。王室在1559年亨利二世去世后,才搬离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居所,迁往卢浮宫。

王室的所在带动了各方权贵竞相在玛莱区修建别墅。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各种豪华公馆陆续出现。如今的卡尔纳瓦雷博物馆(Musée Carnavalet)就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公馆。当年是巴黎议会议长Jacques des Ligneris在1548年至1560年间修建的别墅。别墅在1578年易手时,改名卡尔纳瓦雷。

王室搬往卢浮宫似乎也没能影响达官贵族对玛莱区的青睐。亨利四世时期,玛莱区甚至经历了新一波公馆修建潮。当时,宗教战争带来的混乱让巴黎各地建筑遭受不少破坏。亨利四世启动的重建工程让玛莱区再现辉煌。如今被各种奢侈品商店环绕的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就是亨利四世下令修建,当时的名称是王朝广场Place Royale。王朝广场的所在地是此前的王室居所Hotel des Tournelles的旧址。亨利四世将广场周边土地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地段,卖给医生、公证人、军官等等,让他们修建私人公馆,并要求这些私家公馆统一外观。

王朝广场其实在1612年才完工,此时王朝已经江山易主,路易十三登基。尽管路易十四更喜欢在凡尔赛宫居住,但达官贵族并没有离开玛莱区。当然,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豪华公馆的主人也变得多种多样,有法官,有议员,有作家。著名书信作家塞维涅夫人就在王朝广场附近出生,一生中一直都在玛莱区的不同地点居住。

玛莱区的辉煌在路易十四王朝末期已经开始黯淡。达官贵族开始向Faubourg Saint Germain,圣日尔曼区发展,并将在玛莱区的公馆出手,卖给富有的中产阶层,或手头并不宽裕的小贵族。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玛莱区更失去往日的王朝与贵族景象,教堂、修道院陆续关门,教堂大钟也被拆下,融化、铸铁,变成了大炮的材料。

19世纪时,玛莱区景象更是大为改观,众多商家与手工作坊涌入,豪华的私家公馆或者被卖出易手,或者被洗劫,被占领,许多公馆因为早已人去屋空,而被拆毁,改建成居民住房。好在玛莱区最终在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奥斯曼大兴土木的都市规划中躲过一劫,保持了一定的原有风貌。但二十世纪的城市建设也最终摧毁了多家公馆建筑。

这些记录着王朝历史的公馆的衰落如今引起法国人的注意。从中央政府,到市政府,到民间,都以不同形式投资修复工程。巴黎市政府就承担了前述卡尔纳瓦雷博物馆的修缮工程,希望此处能成为一个讲述巴黎历史的博物馆。在一些历史学者的推动下,玛莱区如今已经作为巴黎历史的见证,成为旅游热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 05:06
  • 05:34
  • 06:27
  • 05:27
  • 05:30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